运营商年末争打流量牌 各有侧重深化流量经营
本篇文章2369字,读完约6分钟
年底和年初,运营商争夺用户的战斗越来越激烈,运营商不仅竭尽全力为终端打造盛宴,还非常重视数据流量。近日,中国电信正式发布三级交通卡产品,并创新了以“时差”为卖点的交通管理理念。同时,新产品主要通过网络渠道销售,这有助于中国电信渠道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联通(600050)发起了一场“自由发挥”的流量大战,最近还推出了“3g流量套餐”等类似产品,以推动2g和3g的融合。中国移动全面升级了全球联通的统一套餐。升级后,将增加一些最大流量为3000米的互联网套餐,套餐外流量的费用将降低50%。 随着国内3g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终端和交通费用作为与用户体验直接相关的要素,已经成为运营商推动2g用户向3g迁移的两大利器。交通资费竞争的加剧表明运营商正在激活交通管理以迎接即将到来的3g时代。未来,以用户为中心,全面创新机制、服务、套餐和服务,细化交通管理,是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电信推出三级流卡,细节服务打造差异化产品 中国电信近日发布的流卡产品分为三级:6000万、1.5亿和3亿,价格分别为10元、20元和30元。用户可以从电信在线营业厅、永安支付网站、JD.com、淘宝等渠道购买流量卡,也可以通过扣款购买流量卡。 据报道,与其他运营商的套餐流量相比,电信交通卡更加灵活:可以随时使用,不受当月申请的限制,将于下月生效;它可以叠加在任何包交通包,也可以叠加使用多个交通卡;流量不限于当月,未使用的流量将自动结转到下个月。收费流程有效期为90天;它可以对全国任何地方的手机号码收费,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用手机上网;它可以由用户自己使用,也可以与他人共享。 中国电信运营管理办公室高级业务总监乐表示,交通卡是中国电信根据用户多样化需求,经过深入调研推出的产业化产品,也是中国电信推进交通管理的标准产品。 可以看出,中国电信这次推出的交通卡非常小心。例如,流量的礼物意味着它不仅关注现有用户的需求,也关注未来用户的需求,这将扩大产品的使用范围,有助于培养潜在用户;流量随时可用,不限于当月使用,可以叠加任何套餐,使流量卡更加灵活,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这种细致的服务是不同的。交通卡是中国电信下一步交通管理的第一个产品。乐透露,未来中国电信将以发展流量卡为起点,开发更多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拓展“时差”产品路线。目前,中国电信正考虑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忙闲差异化”产品。 运营商对深化交通管理有自己的重视 用户对数据服务的需求促使运营商加快对交通管理的探索。自今年上半年以来,除了码头市场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之外,交通和运价方面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自联通推出“随心所欲”以来,运营商的流量大战频频见诸报端。 7月,广东联通和浙江移动以奥运为契机,先后推出了免费、低成本的话务套餐业务“随心所欲”,吸引了数万用户。中国电信面向校园用户推出19元3g卡,增加1g流量和1000元话费;中国移动升级了全球联通统一套餐,增加了多个最大流量为3000万的互联网套餐,并将对外流量的收费降低了50%。然而,以低价为噱头的优惠交通政策并没有摆脱2g时代的价格战思想。艾传媒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毅表示,许多交通资费优惠政策正准备全面激活交通市场,运营商单位交通资费下降将成为一种趋势,这对消费者无疑是一个利好。 然而,对于运营商来说,仅仅通过价格战来吸引用户是不够的。随着交通管理探索的深入,运营商开始尝试更多的交通资费政策。例如,10月,中国联通推出了面向2g和3g用户的3g业务包,这表明在2g用户加速向3g迁移的背景下,中国联通开始对2g \ 3g的融合大做文章。浙江联通推出的“随机充值”流量充值卡,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选择合适的套餐,实现即时购买和充值服务。中国电信此次推出的交通卡注重差异化和灵活性,也给用户更多的自主权,同时为后续的交通管理奠定基础。 如今,三大运营商的交通管理正在逐步深化,这不仅是战略层面上的长期政策,也是当前市场运作中的一种实现。这不仅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业务激增的行业趋势,也是对语音收入持续下降带来的现实挑战的回应。在流量管理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主要通过数据服务创新来发掘和提升流量价值,目前正逐步实现应用基础的公司化变革。今年,中国电信还提出了两个战略,即规模经营和流量经营。在其终端战略中,交通运营也成为主线。中国联通注重交通“手段”的改变,即交通运营模式的创新。 精细化流量管理需要组合拳 目前,整个电信市场正经历着从语音时代到数据时代,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电信运营商业务重心和市场角色的转变对其产品和服务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用户体验已经成为决定流量管理成败的核心标准。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10月,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10.9亿,其中2.12亿为3g用户。这意味着仍有大量2g用户的数据消费习惯有待培养。因此,目前运营商在流量管理上注重刺激用户流量的增长,甚至延续语音时代的粗放式收费模式。然而,交通管理绝不仅仅是交通套餐资费的调整。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加,未来运营商需要深化精细化流量管理,从业务思路、管理水平、网络质量、业务应用和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建立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产品体系。这也要求产业链中的设备供应商和应用提供商在计费技术和应用内容方面做出共同的改变和创新。 中国电信运营管理办公室高级业务总监乐透露,“流量管理”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11年底到今年10月,平均家庭交通增加了1.3倍,交通规模增加了3倍以上。下一步,中国电信将从产品差异化、用户群拓展和终端质量提升三个方面推进流量管理战略的实施。然而,中国联通继续优化其网络并推进其流量套餐。到今年年底,联通开通hspa+网络服务的城市数量将增加到336个,高质量的网络将成为流量管理的基础。
标题:运营商年末争打流量牌 各有侧重深化流量经营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8785.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