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维修暴利直指收费黑洞 定价机制缺位滋生行业毒瘤
本篇文章1824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一则关于“手机修理工声称无利可图:维修价格高是因为配件贵”的报道再次引起了业界对手机维修暴利的关注。在手机迅速普及的背后,手机维修行业一片混乱。次品和二手配件作为新产品出售,甚至2到3元的试听单也能以50元的高价出售。“修理比购买贵”的情况确实让手机“买不起”。
手机维护不合理不仅损害消费者权益,也损害手机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品牌形象。目前,我国缺乏相应的维修费用,手机制造商对授权维修点的标准化,间接使得一些商家无所畏惧,消费者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除了消费者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快行业规范的制定,使手机维修更加透明和公平。
“伤害不起”的维护成本
苹果霸王条款曾经刺痛过人们敏感的神经。近日,媒体披露手机维修行业的巨额利润超过十倍,这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对手机维修巨额利润的不满。智能手机维修的高额利润最近一再受到攻击。
即使iphone只有一个按钮和手机坏了,整个机器也必须更换,由此产生的维护费用高达1598元。高昂的维护成本让消费者觉得“苹果产品可以买,但不能修”,也引起了社会对手机维修行业消费黑洞的关注。
据消费者协会称,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中,最集中的投诉是定价混乱和缺乏标准费用。如果更换接收器、音频电缆、扬声器或外壳,维护领域的利润率可能达到甚至超过成本的30倍。智能手机的功能是很多消费者选择智能手机而不是功能机的重要原因,但恰恰是因为这种功能,手机的响应速度慢,经常死机,黑屏和电池电量消耗太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手机可能需要重新安装或升级。然而,在手机维修行业,刷一次手机的费用高达50元甚至100元。
手机维修行业的超高利润再次“挑战”了用户的消费底线,但这只是整个手机维修市场的冰山一角。
手机维修暴利流向哪里?
手机维修的高额利润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但是制造商和相关维修店已经将这种“高额利润”抛给了对方。那么,谁拿走了几十倍于成本和销售额之间的差价呢?修理手机比买手机贵。这种现象很不正常。手机维修行业利润丰厚。制造商是利用维修业务垄断市场,还是在售后擅自提高维修价格?当被问到这件事时,制造商和修理厂开始互相指责。制造商表示,它只对原厂配件收费,但几十倍的利润并没有进入他们的口袋。另一方面,一些修理店说,他们通常通过制造商提供原始零件,但只在零件成本中增加人工和邮费。基本上,不赚钱相当于帮助制造商更换损坏的零件,只赚一些人工成本。业内人士刘步尘认为,制造商的售后服务中心有两种,一种是直营店,另一种是授权店。一般来说,如果授权商店的管理不到位,更有可能是收费不规范。
苹果的手机至少需要1000个屏幕才能更换,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hs发布了一系列报告,显示iphone 5的材料成本约为1238元,屏幕成本约为220元。野村证券(Nomura Securities)发布了《2012智能手机指南》(2012 Smart Phone Guide)报告,该报告将智能手机分解成20多个组件,并分析了每个组件的成本。据报道,一家手机制造商生产的智能手机成本约为1000元,屏幕成本仅为113元至126元。巨大的行业利润流入了谁的口袋?
面对高额利润,制造商和维修商无疑害怕被公众舆论指出。在不透明的价格体系中,这种推-推行为也表明,手机维修行业的巨额利润更多是由于随意定价和缺乏透明的价格体系,消费者只能成为制造商和维修店的“砧板上的肉”,因此投诉不断。
行业标准的缺失刺痛了公众的神经
目前,手机维修行业的现状不仅是手机售后服务跟不上,使得各种“作弊”行为频繁发生,而且还表现出手机维修行业缺乏标准、行业门槛低的缺点。一些从业者可以在短期培训后匆忙工作。如何保证手机维修质量?因此,要想在手机维修行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及时管理潜规则势在必行。
手机制造商应该不断完善他们的售后服务政策。针对授权维修点收费过高、配件要价暴利等问题,手机制造商应做好市场维护行为的规范工作,制定统一的授权维修点收费标准,让用户了解消费情况。有关部门也要加强手机维修行业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标准,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行业相关监管势在必行。
最后,消费者在维修手机时应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修理完成后,他们应该仔细检查并接受它们。一旦权利受到损害,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该法人指出,维修商在售后维修中的“官方营业额”行为涉嫌强制服务,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因此,加强相关法律研究也是保护自身利益的关键。
标题:手机维修暴利直指收费黑洞 定价机制缺位滋生行业毒瘤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328.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