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短缺 物联网欲破“最后一公里”
本篇文章1811字,读完约5分钟
被称为“华而不实”的物联网正在登陆。 在10月25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首次使用现金奖励来推动物联网最稀缺的应用开发。 在此之前,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马健表示,“物联网技术不再是一个问题,只是缺少创新应用的开发者。” “解毒剂”应用 本次会议是行业领域的最高级别会议,主要讨论两个物联网应用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安全性和射频识别。 物联网专家普遍认为“物联网已经走过了这么多年,问题必须通过应用来解决。”事实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印证的,安全问题应该通过技术来解决,测试技术的优劣是安全的结果。在传统网络中,网络层的安全性和业务层的安全性是相互独立的。物联网以移动网络为基础,融合了传感网络和应用平台。特别是安全机制需要根据物联网的特点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正因为如此,类似物联网的认证、加密和识别机制一直被外界认为存在安全漏洞。航天信息(600271)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斌说:“rfid技术已经成为物联网的标准。”..航天信息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和rfid终端及标签产品产业化”项目基地之一。凭借其在rfid领域的技术优势,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产品可追溯性、智能城市和食品系统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应用解决方案。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输,并通过传输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这种无需人工干预的非接触技术一直被认为是市场上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rfid并不是一种新产品,它之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高调推广,正是因为缺乏应用,而应用是能够与用户进行最直接接触的媒介。正如苹果应用的声誉来自强大的软件应用库。 目前,物联网主要涉及交通、公共安全、城市管理、食品信息化等领域。在2012年8月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规划了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全、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九大领域的重点示范项目。 “针对我国现有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监管人员少、企业分散、监管难度大等诸多问题,航天信息开发了从食品监管追溯、营业执照到执法监管的可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它可以有效地将我国传统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事后监管转变为全程监管和动态监管。”航天信息董事长于斌表示,据悉,航天信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系统已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品安全追溯管理。 一年前,业内专家集体表示,物联网已经到了“应用为王”的时代。据了解,中国电信已经推出物联网应用和能力开放社区平台,提供物联网应用收集、集成和解决方案等服务。今年6月初,JD.com还在供应链的配送中增加了物联网应用。 Noble Site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被各国公认为推动世界快速发展的下一个重要生产力。然而,物联网并没有像互联网那样发展迅速,最大的障碍是空·怀特的商业模式。 “触及万亿产业集群的物联网产业必须拥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杀手级应用,才能真正形成。挖掘有益于民生、与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应用,是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内在动力。”南京邮电大学教授王锴说。 这也是形成物联网商业模式的难点。城市管理和高投资...使物联网的门槛高出数倍甚至数百倍,这种差距使得物联网的商业模式难以建立和应用。 高阈值也反映在操作员主导的情况中。由于涉及移动领域,电信运营商在业务开发、推广、平台建设和维护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运营商的自主开发和商业推广模式要求较高的初始投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都选择与行业领先的系统集成商合作的模式。以至于“只有大公司才能玩物联网”。 物联网涉及民生和城市建设,区域经济显然是企业开采黄金的另一种方式。中国的城市化越来越明显,城市管理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据了解,物联网企业主要通过射频技术、分布式计算和传感器等与物联网相关的关键技术与城市进行合作。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商业模式。如果商业模式建立得很好,对企业制造商来说做起来非常方便。如果不建立这种商业模式,就很难做生意。”航天信息董事长于斌表示。 王锴认为,创新的商业模式是构建物联网可持续产业链的基本保证。目前,物联网完整的产业链涉及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芯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和电信运营商等。,产业链中的各方都需要在自己的环节之外进行合作,以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标题:产业链短缺 物联网欲破“最后一公里”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957.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