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宏:IPv6商用曙光初现 亟待产业链走出观望状态
本篇文章1451字,读完约4分钟
在最近举行的2011年全球ipv6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通过政策框架引导、明确路径要求、鼓励试点应用、丰富用户服务等多种措施,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部署。目前,各运营商在相关网络基础设施中需要支持ipv6的设备,一些企业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下一代互联网的过渡计划。
ipv6是国内电信运营商解决ip地址短缺的唯一选择吗?推广其商业用途的最大阻力是什么?ipv6的商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标准研究所互联网中心主任洪堡先生。
Ipv6是国内电信运营商的最佳选择
记者:在ipv6峰会上,有人指出“ipv6是国内电信运营商的唯一选择”。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何:今年2月以来,icann宣布已经分配了最后五组ip地址,并且已经分配了所有基于ipv4的第一代互联网地址。目前,电信运营商保留的ip地址还可以支持一段时间,但从长远来看,ipv4已经不能满足互联网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ip的需求越来越多,ip地址的短缺也越来越严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ipv6确实是解决ip地址短缺问题的最佳选择。尽管ipv6仍有许多缺点,但从长远来看,ipv6给国内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改变ipv4时代困境的希望。在未来10到20年内,新技术不可能达到或超过现有的ipv6成熟度,ip地址的短缺迫在眉睫,因此不可能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开发新技术。未来的互联网必须与ipv6兼容。
ipv6的全面推广存在诸多障碍
记者:在从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贺:目前ipv6技术比较成熟,很多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软件都已经具备支持ipv6的功能,但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从ipv4到ipv6的全面过渡。
Ipv6是20年前设计和开发的。互联网暴露的主要问题是ip地址的短缺。ipv6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而ipv6设计用来解决单一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
其次,ipv4和ipv6的不兼容性导致整个网络结构和应用的复杂性,应用和软件不能顺利使用。网络公司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限制了ipv6的整体推广。
第三,在ipv6实验之初,人们普遍关注从网络角度解决问题,但是网站和应用跟不上,很多产品和过渡方案还处于实验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性能问题和安全漏洞。
ipv6的全面推广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向前推进的每一步都需要产业链各方的积极合作。然而,ipv6并不能给应用和软件厂商带来新的突破,这也导致整个产业链没有积极推动其普及。
Ipv4和ipv6将长期共存
记者:ipv6在中国已经发展了10年,但是还没有商业计划。有什么困难?ipv6商业化离我们还有多远?
何洪堡:由于ip地址的短缺,ipv6的商业化离我们不远了,但它不会像大家希望的那样在两三年内完成。ipv4和ipv6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共存,这一时间可能会超过20年。主要原因是ipv6与ipv4相比在技术上没有明显优势,未来ipv6用户将主要体现在新用户上。
此外,在推动ipv6商业化的过程中,产业链中的各方也陷入了一场游戏。因为“先行者”不能首先受益,所以各方都不愿迈出第一步,陷入观望状态。要改变这种状况,政府需要与之协调。许多方面在2011年全球ipv6峰会上发表的积极声明也让我们看到了ipv6商业化的曙光。政策的明确也将对ipv6商业化的推进带来积极的影响。
标题:何宝宏:IPv6商用曙光初现 亟待产业链走出观望状态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434.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