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力挺“山寨” 是规范还是纵容
本篇文章956字,读完约2分钟
如今,“山寨”已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时髦词,“山寨产品”遍地开花。今天,随着价格的快速上涨,价格对消费者购买欲望的限制越来越明显。许多人开始把他们的偏好集中在“山寨”上,只是为了在价格和性能之间找到一个暂时的平衡,从而弥补他们的缺钱。然而,“山寨机”本身是一个有争议的存在。
曾几何时,只要一提到“山寨”这个词,相关部门就头痛不已,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严打。现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180度大转弯,公开宣称“山寨产品”也具有创新性,有利于社会发展。从最初的“围剿”到现在的“支援”,前后有巨大的差距。
如今,这样的声明可能会赢得人民的支持和“山寨”制造商的欢迎。然而,这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生态的创造是一个不祥的征兆。有关部门支持“山寨”是标准还是纵容?有一段时间,它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模仿也是创新吗?“山寨”一直在模仿和剽窃的道路上疯狂奔跑。这种创新只会在他人的基础上做出微小的改变,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模仿和窃取他人创造力的本质。当“山寨”里只剩下赤裸裸的、低劣的、恶意的抄袭和抄袭时,创新就无从谈起了。这也是品牌制造商难以在中国出现的原因。如今,中国生产的手机约占全球的1/3,但其利润却低得可怜。它的利润不像苹果的iphone那么小,那它呢?
需要指出的是,“山寨产品”有利于社会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时候,只能给用户带来暂时的小好处。但是,从长远来看,“山寨产品”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依靠不规范的经营来维持低成本的生存,没有任何售后保证,更不用说三包了,这对品牌企业是非常不公平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知识产权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应当平衡”。作为制造业的主管部门,我们应该积极配合知识产权等行政部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然而,如今,他们已经站出来公开支持“山寨”,并平衡用户和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如何平衡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
至于“山寨”,有关部门从“围剿”到“支持”,也许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山寨”能在模仿的基础上被再造,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一个品牌。事实上,有关部门的声明或多或少透露了这种期望。无论什么产品,只有真正的创新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相关部门的愿望是不现实的,中国缺乏创新的土壤。没有合理的指导,“山寨机”永远也不会华丽转身。
标题:工信部力挺“山寨” 是规范还是纵容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066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不懂得尊重人的黄光裕
下一篇:中国移动腐败高发 凸显用人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