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调查:网络侵权屡发生 维权何时不再是浮云
本篇文章824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史上最毒的继母”、“海韵女”燕照门,合肥“艾滋病女孩”...被称为“拥有图片和真相”的网络热点最终被认定为捏造;“群殴”,欺骗,寻找人肉...猖獗的网络暴力导致许多网民遭受无辜伤害。网络时代侵权事件频繁发生,但当事人的权利保护却经常陷入困境。如何摆脱网络的奇怪现状?NPC和CPPCC的代表非常关切。
从“人肉搜索”到“非常黄色和非常暴力”:互联网上的每个人都可能被“黑客”攻击?
[事件1]“贾,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的帖子走红后,很多实名为贾的人都被网友搜索到了。一个同名的山东年轻人,不仅家庭信息和照片被公开,他过去做的每一件事甚至一些不光彩的事情也被公开,最终失去了他的女朋友和工作。
[事件2]河北“艾滋女孩”事件的余波并未消失,安徽省合肥市也上演了类似的案例。2010年4月,一位网友贴出了一位患有艾滋病的“年轻女士”的姓名和照片,以及与她发生性接触的89人的电话号码,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证明这完全是捏造的,这是她母亲的前男友恶意报复的行为。
[代表之声]全国政协委员(CPPCC)蔡继明:为了点击率和商业利益,一些门户网站不仅不审查和过滤涉及普通人隐私和人身攻击的帖子,反而将它们放在显著位置进行处理和放大,甚至人为删除一些理性回复。
全国人大代表李建保:当这种明显的侵权行为变成广泛参与的娱乐活动时,网络暴力可以让任何人随时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石杰:有关部门重管理轻保护,未能有效阻止一些首次明显侵犯人民权益的事件。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用这种穿马甲的方式不负责任地暴露人们的隐私,随意骂人,随意发泄不满。
全国人大代表韩德云:现行法律法规对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较低,客观上纵容了暴力事件的发生。论坛的版主和站长应主动删除带有恶意攻击的内容,那些未能履行管理职责以获得点击率和提高关注度的人应被追究责任。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主题:
全国人大2011年财务报告
标题:两会新华调查:网络侵权屡发生 维权何时不再是浮云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9623.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