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众化应用流行 缺乏创新或成发展瓶颈
本篇文章1287字,读完约3分钟
新年钟声响起,2010年圆满结束。回顾2010年手机应用领域,手机im、手机浏览器、手机sns、手机微博、手机音乐、手机杀毒、手机游戏、手机导航和lbs、手机阅读和手机股票交易已成为十大最受欢迎的应用。
从列表中,十大应用涵盖了许多领域,如社会,安全和娱乐。其中,以移动微博和移动sns为代表的社交应用无疑将成为2010年移动应用的最大赢家。根据《中国微博市场第一年白皮书》的数据,截至2010年底,仅在中国互联网上活跃的微博注册账户累计就超过6500万个。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40.9%的用户仍然希望在手机上使用社交服务。不难看出,手机社会化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同时,手机浏览器、手机音乐、手机杀毒、手机游戏、手机导航等活跃应用。,也使手机逐渐摆脱了“手机”的定位,真正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和放松心情的重要媒介。
然而,十大流行手机应用都有相同的“瓶颈”——同质化。事实上,在目前的国内市场,终端和应用都处于“众多竞争者和重复功能”的两难境地。就连占据主导地位的移动qq也面临着天一生活和飞信等挑战。其他产品,如手机杀毒软件和手机影音,更难知道哪个产品能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现象的结果是,可以为每个函数找到多个应用程序。这种基于同质性问题的“为竞争而竞争”对整个行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同质化问题加剧了行业竞争。为了争夺用户,同样功能的应用往往需要携手作战,这既“伤了敌人”,也失去了自己的能量;另一方面,同质化问题也使得用户在各种应用中不断变化,他们对“品牌”的忠诚度明显不足。
手机应用同质化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怪圈”——由于市场缺乏粘性,各种应用必须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才能生存;然而,太多“浪费”的竞争使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无法开发和创新;缺乏创新的后果是同质化进一步加剧。
综上所述,2010年手机应用领域有这样一句话:利基应用很受欢迎,杀手级应用很少,缺乏创造力导致严重的同质化。
显然,这种情况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考验中国的手机应用行业。大多数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2010年底,两个词在行业报告和重大应用推广计划中都被反复提及。这两个词,一个是“差异化”,另一个是“用户体验”。
根据世界上第一份以“用户体验”为标准的《2011年手机体验白皮书》,2011年,用户的注意力将从手机硬件转向软件应用体验。随着应用商店模式的广泛复制,大型应用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由于质量参差不齐,用户有限的需求和巨大的应用数量之间的差距将真正把战国时代带到这个行业。
在这个“乱世”,杀手级应用的诞生需要时间,如何通过不同功能的组合和绑定,深入发掘手机作为信息核心的价值,体现其差异化优势;如何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将成为应用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此外,业内人士也提出了另一种观点。靳东科技总裁何剑南表示,杀手级平台将在2011年取代杀手级应用。他认为,3g时代的杀手级业务不会是单一的,而是一组业务,将个人用户的需求、企事业单位用户的需求以及生活、娱乐和工作的需求结合起来。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蓬勃发展的业务需要各大产业链的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标题:手机小众化应用流行 缺乏创新或成发展瓶颈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910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徐小平:创业者只有一种成功法则
下一篇:舒华英:三大运营商重点要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