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猪饲料领跑企业是怎样炼成的?
本篇文章1776字,读完约4分钟
-双胞胎的非凡十年
不久前,江西省南昌市双生集团董事长包红星收到一条短信:“董事长,我被选为中国饲料行业十大杰出CEO之一!”。这是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畜牧饲料技术与经济论坛的双胞胎集团总裁邓发来的信息。鲍宏兴笑了笑,简单地回答说:“坚持不懈,一锤定音!”从2003年8月11日第一包双生乳猪奶粉发布开始,包宏兴脑海里就闪现出了过去十年间这对双胞胎的场景。
现在,双胞胎集团是一家全国性的大型畜牧饲料企业。2010年和2011年,猪饲料销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2012年全年达到680万吨的好成绩。双胞胎集团拥有70多家子公司,主要分布在养猪发达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如江西、广东、广西、重庆、黑龙江等。自2007年以来,企业一直保持着5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且增长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核心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拥有多项国家级专利技术...回顾所有这些成就,与鲍宏兴、邓共同创建双胞胎集团的“双胞胎兄弟”们,心中一定会有各种滋味。
一个独特的农牧业团体
曾经是一个普通的民营农牧企业,但现在却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国饲料工业最具传奇色彩的神话故事——“孪生现象”。它取得了今天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故事必须从十年前开始。
双生集团成立于2003年,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时,我国广大农村养猪的现状仍然是承袭了几千年的落后传统,即“大锅饭”。养殖规模小,劳动强度高。当人们喂猪的时候,他们每天都要上山砍树或者燃烧大量的煤,这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污染了环境。
2003年初,鲍红星、邓等一行来到广西贵港,对某厂的“锅巴料”进行调研,启发公司今后实施膨化料战略,进而做出了由“干喂”向“水喂”转变的重大决策。在这一步,双胞胎集团是在中国同行企业的前列。
巨大的变化开始孕育和繁荣。2003年8月,Twin Group投资5000多万元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膨化机和技术。玉米、豆粕等原料在高温高压下膨化,在生产过程中解决了农民“一锅粥”的问题。“过去,每家每户都养一头猪,每天都要上山砍柴,回家做饭,还要围着锅转。现在,江西省万年县的养猪户徐焕东(音译)用双猪饲料就能轻松饲养30头母猪和500头猪。”
为数百万养猪户节省成本
对社会负责是双生集团一直坚持的企业理念。为了帮助农民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效益,双胞胎集团最终总结选择了“420+槽”的科学养猪模式,生猪销售可以提前一个月发布,成为农民养猪致富的好模式。
在中国猪争食的形势下,双生集团对节约粮食大惊小怪。双料科学养猪模式在整个养猪过程中使用了528公斤的原料,料肉比是2.4: 1,比自制的料肉比高3.2: 1,节省了25%的食物。2012年,双胞胎计划销售720万吨饲料,而饲料中的优质玉米至少占60%,这几乎相当于每年人均消费120公斤粮食,按每亩500公斤粮食计算,相当于节约216万亩优质耕地。
“只有当家庭得到发展,双胞胎群体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当家庭赚钱时,双胞胎群体才能赚钱。养育家庭是我们衣食父母的责任,我们的利益与千千成千上万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双胞胎集团总裁邓舒针说。
集团服务于养殖业,坚持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为农民创造更多的价值,让他们通过养猪赚更多的钱;该组织为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为政府纳税,为社会做贡献,推动城市建设,让更多的人受益……在这一系列的善行背后,支持双子集团的精神理念无疑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Twin Group将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视为其企业文化的核心。集团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和成长渠道,让员工获得价值。集团的每一项战略和业务计划都将聚焦于支持家庭的价值,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双胞胎在十年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03年:领导养猪十年革命,率先“保护知识产权”
2004年:第一次,它正走向快速扩张,“8020模式”和独家销售县
2005年:高端产品教材研发成功,集团运营拉开帷幕
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和集团化进入全国运营
2007:双营销战略升级
2008年:双胞胎作为一个整体被重新安置,金牌产品,哺乳母猪,被隆重上市
2009:第三种战略扩张模式
2010年:“双胞胎,只做猪饲料”和国家火炬计划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节粮产品
2012年:未来五年将是双胞胎的黄金发展期
标题:全国猪饲料领跑企业是怎样炼成的?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8823.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