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争夺云存储祭免费大旗 或重演视频业消耗战
本篇文章2290字,读完约6分钟
“我是收录机的忠实用户。当我在美国的时候,在我家最夸张的时候,有六台电脑在使用。我经常头疼要找出文件放在哪台计算机上。收纳盒的出现让我觉得这正是我想要的。”王怀停顿了一下,然后说,“但即便如此,我也不是它的付费用户。”
王怀是facebook的早期员工,在2011年9月离开facebook后,作为天使投资人回到了中国。他对南方记者说的话不仅证明了个人市场对云存储服务的真实需求,也说明了这个市场的尴尬。
在服务器安装的早期阶段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个人用户的支付习惯还没有形成。此外,国内几家互联网和it巨头都打出了“免费”的旗号。云存储领域的竞争会像当年的视频行业一样,成为一场争夺资本实力和“残者为王”的资源消耗战吗?
内外扼杀云存储
一年多前,美国云存储公司dropbox的用户数量在短短半年内增长了五倍,这一消息激起了中国云存储领域的创业浪潮。然而,与其他版本的“山寨中国”故事不同,在云存储的战场上,不仅有最早的115网络磁盘、酷盘、云诺、螺母云等小型创业团队,还有百度、腾讯、华为、金山和360等众多互联网和it“巨头”。
在众多流行的创业理念中,为什么巨头们会独自涌向云端?
天使投资人王利杰向《南方记者》解释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智能终端的普及,个人用户拥有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从存储安全性和便利性的角度来看,将数据上传并存储到云中而不是在本地收集数据是一种普遍趋势。
换句话说,当人们习惯于使用不同的终端随时随地检索存储在云中的数据时,存储大量数据的云就成为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谁拥有云,谁就能真正在移动互联网上占据一席之地”,这是任何大公司都不愿意错过“云”机遇的根本原因。
在海外市场,亚马逊、谷歌、微软等大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构建云计算的基础。以亚马逊为例。2006年,它利用其他服务的剩余资源为开发者推出了s3云存储服务。由于其极其灵活的使用,用户可以真正“用多少资源付多少钱”,这使得像dropbox这样的初创公司可以从“轻资产”开始,并基于s3为个人用户提供文件同步和共享服务。同时,dropbox本身是开放的,可以连接各种垂直细分的应用,从而形成一个三维的“云”生态。
然而,国内市场的情况却大不相同。根据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体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云”的概念是在2008年左右引入中国的,但直到2010年底才真正开始在市场上应用和推广。对于大公司来说,云本身的重要性,再加上错过了最初的发展机会,使得他们更渴望推出一个“高大全”云服务平台,该平台将从基础设施到终端产品,甚至包括垂直应用,迎头赶上,同时提供一个“免费”的横幅来吸引个人用户,试图迅速推高整个市场。
但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是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打击。一方面,他们不像海外同行如dropbox那样有“巨大的肩膀”,他们必须投入大量前期资金来购买服务器和带宽;另一方面,巨人推动的“免费”热潮降低了国内个人用户对付费服务的热情。即使这家初创公司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可以依靠,允许它投入大量资金,它也将在短时间内在市场需求上撕开一个缺口,至少在三到五年内,它将无法将烧完的钱赚回来,这给其后续融资和整体商业模式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傻拉着用户“雅丽”大
那么,在面向个人用户的云存储市场中,会只有巨头而没有初创公司吗?
其中的企业家显然不这么认为。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蒋告诉《南方记者》,同样的云存储公司可以细分为三类:共享、存储和同步。早期的115个网络磁盘属于第一类,而冷磁盘和快速磁盘属于第二类。在蒋氏看来,收纳盒和他的“云诺”属于第三类。
从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早期的115网络磁盘借助于大量盗版甚至是受限的音视频文件在很短的时间内飙升。然而,除了政策监管中的不安全因素外,它还消耗了大量的带宽资源,却不能带来高粘性的主动用户。
115网盘创始人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当时,我们每个月都要花费数百万美元的带宽,但有多少从外链进入115网站的用户会在下载文件时注册为活跃用户。我告诉你,很少,完全不成比例。”这也可以看作是该网站在今年8月115日突然关闭公众分享功能的原因之一。
强调个人数据的存储和备份仍然是行业的主流,但这种情况正在悄然改变。酷盘首席执行官顾志诚在接受《南方记者》采访时承认,在经历了2011年至2012年的疯狂“收购”之后,初创企业和巨头都开始意识到“愚蠢地拉用户”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如果你拼命花钱来推广和吸引用户,那就去你提供的免费空房间,存放他收藏已久的电影。一旦建成,10天半内可能不会再见到,这样的用户不仅价值低,而且成本负担重。”顾志诚说。
因此,第三类,以办公协作为应用场景的文件同步与共享,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虽然蒋世贞说“只有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设备(个人电脑+手机)才能感受到云诺的魅力”,而这种需求在中国大多数网民中还没有爆发,但他也强调,从目前云诺的背景数据来看,新用户使用云诺后成为活跃用户的比例相当高,每个老用户每天都能给云诺带来几个新用户。“就把这两个,
相比之下,赖林峰有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在今年8月突然关闭公共共享功能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调整后,赖精心设计了115网络磁盘的三大支柱业务,即以个人数据存储和备份为重点的115网络磁盘,在网络磁盘的基础上突出具有社交功能甚至虚拟交易功能的“圈”,以及面向企业客户的企业云。这位曾经有过传奇创业经历的草根企业家信心十足地告诉《南方记者》:“我相信,到明年下半年,当我们调整产品的功能时,整个市场都会被引爆。”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巨头争夺云存储祭免费大旗 或重演视频业消耗战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862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