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360产品确实存在窃取用户隐私问题
本篇文章685字,读完约2分钟
在本月初的“周昉战争”中,知名网络造假者方周子指责360公司以安全为名收集用户隐私信息,奇虎360公司则反驳方周子散布谣言。“党周战争”引发的关于网络隐私与安全的热议引起了诸多关注。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隐私保护学术研究会议上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安全技术攻防重点实验室的专家发现,360浏览器确实存在窃取和泄露用户隐私的问题。
据《经济日报》报道,专家列出了360个浏览器被盗的三大问题:收集用户浏览记录;收集浏览器地址栏的输入信息;保留后门植入代码。根据研究报告,360个浏览器记录并收集用户的浏览记录。当用户使用360浏览器访问网页时,每次打开网页时,浏览器都会向360的特定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请求,其中包含加密的地址信息和用户身份信息。
此外,360安全浏览器将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后台执行超出安装许可协议中指定的功能。例如,它在运行期间每5分钟与服务器通信一次,并下载名为“datadll.dll”的“360安全浏览器安全网上银行”组件。解码后,该文件的功能与网银无关,但与搜索引擎百度有关。报告显示,经过进一步深入核实,该文件的功能是伪造字段,以避免百度屏蔽360搜索。
此前,在2010年,360发生了大规模的用户隐私泄露,导致360记录的大量用户信息日志文件被谷歌编入索引,甚至包括登录网站或邮箱的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然而,这种泄漏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直到最近,360的不安全历史被再次暴露,导致大约360名用户恐慌卸载。10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正式参与调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张峰表示:“如果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
标题:中科院专家:360产品确实存在窃取用户隐私问题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8312.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