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99%是中小企业 引发赚快钱担忧
本篇文章1768字,读完约4分钟
新浪科技新闻10月31日报道称,“物联网的发展三年来基本上是由政府推动的,如果没有市场的推动,将会缺乏后劲。”最近,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许多与会者发出了警告。然而,更现实的问题是,物联网企业中有太多是中小企业,这引起了人们对物联网行业是否会有“快钱”模式的担忧。
乐观的预测被泼了冷水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吴最近给物联网泼了一盆冷水。他说:“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物联网的国家,但很多地方大力推广物联网产业的做法似乎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存在一些过热迹象,需要冷静对待。”
物联网是一个与国外基本同步发展的行业。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初步具备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然而,越来越多的话题聚焦于物联网的巨大产业基地规划和物联网的巨大产值预测。业内一些专家曾表示,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率先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数字城市、智能医疗、车辆传感器等领域推广。,预计实现总产值约3万亿元。
一些关于物联网的报道或分析往往认为“物联网”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世界第三次信息产业发展浪潮,并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的产业。
从目前的2000亿元到三年后的3万亿元的总产值,大多数人会认为这个预测数字只是一个笑话。吴的担心显然是有道理的。
当然,也有人提出,关键是如何计算物联网。简单的物联网产业只能算作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软件等产业,而广义算法可以考虑物联网所服务产业的产值。例如,智能医疗与物联网有关,物联网原本是里面的传感设备。然而,如果用户的3g业务套餐费用被计算为输出值,那么自然输出值将会非常大。
物联网行业99%是小型企业
“目前,物联网终端设备企业主要是创业型企业,热情、灵活,但整个行业缺少华为、中兴这样的大企业。”中国联通物联网办公室主任马琰(600050)认为,物联网设备缺乏龙头企业是一个缺点。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发布的《全国传感器网络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的中国物联网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中国物联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核心技术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和应用水平较低,产业规模小且分散,缺乏龙头骨干企业, 信息安全隐患,行业壁垒和资源共享等制度性难题,亟待解决。”
事实上,中国的物联网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标准、技术、商业模式和配套政策还很不成熟。
据业内相关人士介绍,中国部分地区在全球物联网标准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中国、韩国、美国和德国正在牵头组建七国集团,中国享有很大的发言权。
此外,中国物联网基本标准体系已经形成,中国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组建了13个项目组,115个成员单位。在国家物联网基本标准工作组中,已经全面启动了三个标准工作组,即识别、安全和架构。特别是在物联网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共有35个成员国参与了物联网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国拥有超过半数的主编席位和联合主编席位。
据悉,中国物联网基本标准体系由各行业100多家企业共同参与,但领导者基本上都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专家,缺乏电子通信行业巨头的深度参与。
这不同于td-scdma和其他行业。在td-scdma行业,虽然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了td-scdma相关标准的制定,但实际上,来自中国移动、华为、中兴、大唐、莆田、展讯、连欣等大企业的R&D人员在各个标准组织中占了绝大多数,这使得这一3g标准的产业化速度很快。
传感器终端的瓶颈还没有突破
华为、中兴和其他电信巨头在云计算上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为什么他们较少涉足物联网呢?业界普遍认为市场规模不大。
国家物联网研发中心主任叶认为,全球物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还没有大规模进入消费领域,物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特征还没有显现出来。
中国联通物联网办公室主任马琰表示,物联网行业在发展中仍需改进。首先,市场分散,规模有限,规模和标准化尚未形成,物联网技术应用成本高。其次,纵向和横向专业化尚未形成,导致交易成本高和资源整合效率低。
马琰表示,物联网终端设备主要是创业型企业。虽然热情很高,但技术背景不强,资金有限,很难在产品上取得革命性的突破。例如,传感器终端总是体积庞大且不实用,但这一瓶颈并未被打破。
标题:我国物联网99%是中小企业 引发赚快钱担忧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785.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谷歌发布分辨率最高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