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最快今年底正式对外发布
本篇文章1667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央行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峰表示,国家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本月16日以高票通过了《中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并将率先在成都和宁波试点移动支付技术标准。
中国央行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峰昨日表示,国家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本月16日以高票通过了《中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本标准涵盖五大类35项标准,包括支付申请、设备、申请依据和安全性。正在提交相关行政机构审批,可在年底尽快正式发布。它将在成都和宁波率先试行移动支付技术标准。
李晓峰是在上海出席一个论坛时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还详细介绍了中国移动支付标准的背景、原则、思路、目标、技术体系、进展和热点问题。
今年4月,央行组织商业银行、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行卡组织、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终端制造商、卡供应商、芯片供应商、受理终端制造商、认证机构、检测机构等产业链各方成立了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编制联合工作组,正式启动了移动支付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该工作组由来自40多个单位的80多名专家组成。
确定13.56兆赫标准
在谈到外界关注的非联网频率标准时,李晓峰指出,13.56mhz技术适用于开放的联网通用环境,国内厂商自主创新的2.4ghz可以继续在城市公交车或校园网等封闭环境中进行试点和应用,但金融行业标准将13.56mhz作为近场支付非接触通信技术的基础。
据了解,13.56mhz是世界上常用的标准,其辐射范围比较近,所以使用时应靠近pos机等终端设备。但是,缺点是该技术方案需要更换手机(目前一些机构正在研究直接附加刷卡功能),不能穿透金属。2.4ghz的辐射距离相对较长,可以在七、八米甚至二十米的距离上感应到。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换另一部手机,只需要换一张有刷卡功能的sim卡。
“金融业必须使用开放标准,并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2.4千兆赫目前知道中国几个企业的私有技术,而且有几项技术仍然不兼容。我们如何支持庞大的移动支付行业?”李晓峰直言不讳地说道。
关于移动支付的另一个热点问题是,中国的移动支付将通过sd卡、sim卡还是nfc手机来实现。
“现在支付公司、银行或投资者都在下注,没人能预测未来趋势,所以就像撒胡椒粉一样,这三种模式都是一个接一个地投资。”一位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对此,李晓峰昨天强调,经过上述40多个单位工作组的研究,即将发布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将支持上述三种终端形式。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将来谁会发行移动支付终端。如果是sd卡模式,可以由银行发行,sim卡模式由运营商主导,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必须是nfc全移动终端模式。未来,移动支付功能将像手机中的摄像头功能一样成为手机的一部分。”李晓峰表示,只要手机制造商能从非金融机构获得高度认可的合作,“将移动支付芯片插入手机将花费近两美元。”
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都可以参与移动支付
具体到更专业的技术层面,李晓峰指出,本次编制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主要是明确基于银行账户和非金融机构账户的移动支付账户之间通过在线移动通信网络和离线pos渠道进行资金转账的技术标准,共35项。
“在此之前,资金在银行之间转移,但目前,197个非金融机构已获得支付许可证,其中32个已获得移动支付许可证。因此,未来移动支付的参与者主要是商业银行和这32家获得移动支付牌照的机构。”李晓峰说。
具体而言,此次发布的《中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将适用于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卡组织等。参与移动支付服务,也适用于芯片、卡、嵌入式软件、客户端软件、se应用、非连接读卡器和移动电话终端等产品的制造商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
在回应《中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的目标和功能时,李晓峰表示,必须首先实现移动支付和金融ic卡资源的整合。目前,超过500万的pos机和400,000的atm机已经内置在ic卡中,必须接受环境资源。用于移动支付;第二是实现“联网通用性”,即在线和离线资本流动的互联互通,这是目前互联网支付无法实现的;三是促进移动支付安全可信的生态环境;四是“应用国内密码算法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有效衔接”。
标题:中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最快今年底正式对外发布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40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诺基亚第三财季净亏9.7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