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新重组方案 鸿海入股关键一环
本篇文章2491字,读完约6分钟
与鸿海有关购买股票的谈判陷入僵局,日本消费电子巨头夏普(Sharp)将在本月底面临3600亿日元的短期偿债限额。为了说服三大债权银行在月底前提供27亿美元的新贷款,夏普必须提供一个能够在新财年将亏损转化为亏损的重组计划。
据日本媒体报道,夏普于9月25日向以瑞穗金融集团(Mizuho Financial Group)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为首的贷款集团提交了一份新的重组计划,包括到2014年3月底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996人,到明年3月底出售价值2,131亿日元(约合27亿美元)的资产,其中包括一些海外工厂、一家子公司以及它们持有的东芝股份。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夏普将于10月1日成立“应急管理对策委员会”,由夏普新任总裁奥田硕领导,负责改革。
对此,夏普中国投资公司公关部主任吴桂丽9月26日告诉记者:“夏普还没有宣布新的裁员计划,仍然是原来宣布的5000人的裁员计划。至于向该行提供的新重组计划,夏普的确正在推进,但具体信息应由日本总部公布。”
层出不穷的新危机
夏普大中华区董事长叶建此前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夏普在新财年提出了4000亿日元的减债计划,包括在该厂第10代生产线合资后减债1150亿日元,清理库存和固定资产。恢复基金为1500亿日元,投资为700亿日元;与此同时,鸿海投资669亿日元的计划出台。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虽然鸿海投资660亿日元控制了夏普10代37.6%的股权,但鸿海提供的对外订单仍无法支撑夏普10代50%的海上产能,因此夏普10代的亏损至今仍在继续。
至于鸿海持有夏普9.9%的669亿元股份,夏普股价自今年3月以来已下跌逾70%,导致双方股权谈判陷入僵局。如果双方不能在明年3月底之前达成协议,夏普669亿元的投资计划将会破产。
夏普中国投资公司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由于钓鱼岛事件,加上夏普的持股比例原则和鸿海派出董事,鸿海与夏普的谈判陷入僵局。奥田硕原计划九月中旬去台湾。谈判也一再推迟。”
房屋泄漏事件发生了一整夜,夏普原本希望最高的中小型面板企业会再次遭遇危机。由于夏普独特的igzo面板技术的大规模生产问题,苹果削减了刚刚上市的新ipad、ipad mini和iphone5面板的采购订单,平板电脑面板的采购规模从200万减少到几乎为零。
让夏普更加不安的是,占其海外收入47%的中国市场自新财年以来也出现了下滑。尤其是8月钓鱼岛事件升级后,原本在所有外国品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夏普电视份额开始逐渐下滑。
根据研究公司奥威咨询的数据,夏普液晶电视的销售份额已经从今年4月的8.8%下降到目前的3%左右。即使是6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液晶电视,随着索尼、三星、lg和创维等本土品牌推出竞争产品,它们的市场份额自8月份以来也开始下降。
面对即将到来的国庆黄金周,夏普和苏宁电器(002024)虽然签订了15亿元的包销协议,但由于钓鱼岛事件的不断发酵,该协议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降低,这无疑是夏普面临的一个更为严峻的危机。
对于今年多次调整重组计划的夏普来说,igzo面板技术的危机和中国市场的严重下滑显然是意料之外的。持续裁员和出售资产显然是摆脱运营危机的唯一途径。
对于夏普的债券银行来说,如果不发放新贷款,原有的债权可能会变成坏账。夏普提交新的重组计划后,据报道,夏普的27亿美元新贷款预计最早将于9月27日获得批准,夏普将把东京总部大楼和龟山的一个中小型面板厂作为抵押。
出售什么资产?
出售什么资产以及如何重组是夏普管理层面临的难题,比如奥田硕。为了获得新的银团贷款,夏普的提议显然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尽管仍不清楚是否有必要解雇11000名员工,夏普已决定从9月份开始大幅降低现有员工的工资。根据最初的计划,裁员5000人可以节省400亿日元的劳动力成本。
至于资产出售,叶志红否认了出售盈利的智能手机、复印机和白色家电业务的可能性,但将电池板业务作为其未来业务的核心,并大幅削减了太阳能电池的产能。
“夏普如今面临的困难与tcl集团(000100)相似,后者在国际化过程中遭遇了挫折。”帕莱尔咨询公司(Paler Consulting)高级董事罗庆琪分析称:“tcl集团选择出售利润丰厚但非核心业务的国际电气和计算机技术公司。如果夏普想在未来将电视和面板作为其核心业务,它将出售盈利的白色电力。复印机和其他业务是合理的选择。”
然而,在夏普看来,接下来最有可能出售的资产是中国、墨西哥和马来西亚的电视组装厂,更多液晶电视生产将外包给鸿海集团。
然而,该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夏普与鸿海的股权谈判实际上与电视工厂销售、生产外包以及igzo中小型面板核心技术转让有关。”目前,股权谈判陷入僵局,夏普在南京的电视机组装厂能否成功转让已成为未知数。”
记者了解到,夏普此前在中国销售的液晶电视基本上是由南京夏普工厂生产的,2011年,液晶电视的最大数量达到300多万台,相当于夏普全球出货量的20%以上。
据国外媒体报道,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对夏普管理层决策缓慢非常不满,坚持进入夏普董事会,这是双方谈判危机的关键。夏普的拖延策略是在夏普股价逐渐上涨后,从鸿海获得尽可能多的投资。
同样,在智能手机领域,继续加强与鸿海子公司富士康的oem合作,也取决于双方股权谈判的进展。然而,9月26日,日本媒体报道称,夏普正与富士通讨论以“aquos phone”品牌整合手机业务。
据悉,在夏普向金融机构提交的业务重组计划中,与富士通合作整合手机业务被列为增强通信领域竞争力的措施之一。夏普目前在日本手机市场处于领先地位,占有36%的份额,但其今年第一季度的手机出货量从去年同期的210万部降至77万部,而年度出货量目标也降至630万部,而三星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一个季度就超过5000万部。
罗庆琪指出,即使手机业务与富士通整合,在与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巨头的全球竞争中,夏普等日本品牌在规模和领先地位上都处于劣势。如果手机业务不是夏普未来的核心业务,销售手机业务也是夏普的好选择。
标题:夏普新重组方案 鸿海入股关键一环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065.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风行网主动“限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