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生态:腾讯新浪“夹击”大众点评?
本篇文章2209字,读完约6分钟
二维码一度受到欢迎,但由于腾讯和新浪的原因,它变得流行起来。 今年9月,腾讯ceo马在互联网大会上发表讲话,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地理位置信息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机遇,那就是o2o(线上线下),QR码是线上线下的关键入口,将后端丰富的资源带到了前端。 微信负责人张小龙也多次表示,搜索框是个人电脑的互联网门户,二维码是微信的门户,微信致力于成为移动互联网平台。 9月24日,新浪微博跟随腾讯微信推出二维码功能。虽然目前,二维码在新浪微博上的应用更多的是基于朋友间的互动和信息流的传递。然而,新浪表示,二维码的推出开启了新浪微博对当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渗透。 腾讯和新浪传来的二维码搅动了o2o中的一滩泉水。多年来,这个独一无二的公众评论网络此时可能真的有一种危机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二维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借助移动智能终端扫描和阅读离线信息。与线下商场常用的一维码相比,二维码超越了字母数字码的限制,具有更大的数据容量、更小的相对尺寸和抗破坏能力。 马表示,微信的注册用户数量已经超过2亿,而手机qq和微信每天拨打lbs(位置信息服务)的次数达到7亿次。这表明用户对在线和离线信息交互有着极强的需求。借助信息连接工具二维码(QR code),以及腾讯强大的用户渠道和内容平台,腾讯正试图将线上线下连接起来,实现一个封闭的业务渠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艾传媒咨询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o2o市场达到562.3亿元;2012年,规模预计达到986.8亿元,增速超过75%;201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4000亿元。 在个人电脑互联网领域,腾讯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去年,腾讯的总收入为285亿元,主要来自网络。一旦o2o的布局完成,腾讯将置身于一个比自己高三倍的增长蓝海中。 那么,借助二维码,腾讯将如何布局?篱笆网创始人许认为,任何价值链的最大受益者都在于它能否控制生态的闭环。二维码在整个o2o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将在线和离线连接成一个闭环。腾讯占据在线位置,如果能控制二维码,通过二维码将离线信息传递到在线位置,并承接到开放平台,在在线位置形成信息流循环,腾讯的威胁将更加强大。 康生创始人戴志康从账户体系的角度理解腾讯二维码的生态布局。他指出,qq号码是仅次于身份证和手机号码的第三大个人账户系统,在引入qq号码和手机号码的关系链的基础上,微信有望成为第二大个人账户系统。二维码可以存储和扫描线下商家和商品的信息,可以理解为线下商品的账户系统。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想要做的是将第二大个人账户系统和第一大线下账户系统编织成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上,信息可以在个人和商品之间、买家和卖家之间、朋友和朋友之间随机触发和传输。 基于这一逻辑,微信开始引入两条线路,一条是媒体线,允许线下商户开立公共账户,这样商户就可以直接接触到这个网络中的用户,并通过二维码与朋友分享。圆圈;第二条是金融专线,它将财付通融入微信,通过微信二维码实现支付、转账等功能。 新浪微博和微信有着相同的想法。与微信的关系链不同,微博的单向传播更容易实现营销推广,接触人群的消费驱动效果也不同于微信的朋友沟通。在引入商户账户方面,微博领先于微信。此外,新浪微博也在建设自己的支付平台。 公众意见网的机遇与挑战 然而,在业内一些人看来,腾讯微信和新浪微博只是围绕二维码建设o2o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本地生活服务的解决方案标准,但内容运营依赖于第三方。许说:“别看现在多热。现在重要的是扫描二维码后你能做什么。” 徐认为,线下运营一直是腾讯的软肋,腾讯不能像公众评论那样成立业务团队与商家逐一沟通。此外,在网上,商家能否很好地操作他们的官方账户,以及他们能否通过微信与用户建立信任沟通,还有待观察。 一位团购网站运营商向《中国商报》表示,目前很难教育线下商户如何更好地开展网上业务,这也使得国内团购难以向转型期间线下商户直接在团购网站开设店面的方向发展。他指出,与淘宝卖家不同,目前已经初具规模的传统零售商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在线团队,而国内本土的生活服务商家,尤其是餐饮业,对互联网的了解比较薄弱。 公众评论网ceo张涛认为微信不能也不可能做好商家的业务运营,这让第三方公司有了一个空.的客厅在微信2亿用户的帮助下,微信开放平台上出现了公众评论。 你想成为一个平台还是整个产业链?这是一个值得腾讯和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因为,一旦微信二维码的生态布局完成,腾讯就有能力在这个平台上孵化自己的产品,而之前为微信提供o2o内容的服务商可能会再次成为烈士。并不是说张涛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公众评论和微信合作之后,腾讯旗下的qq Comments开始通过微信二维码与商家合作。 Handan.com创始人吴波认为,公众评论应该一方面与微信合作,依靠其2亿用户渠道;一方面,我们应该通过开放的合作把自己变成一个平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防止微信的颠覆。 有人认为,公众评论的核心是近10年来积累的用户消费数据和商家评论,形成了对商家的控制。然而,微信只有大量的腾讯用户,却没有在当地商家中积累的购买行为,因此对商家的控制有限。如果公众评论愿意公开其用户数据,它将对当地第三方生活服务网站有很大的吸引力。 然而,腾讯和新浪的进入增加了国内o2o的市场份额。智能快照营销总监张和表示,在腾讯进入市场之前,二维码的数量是每年1亿,但现在已经达到10亿。
标题:二维码生态:腾讯新浪“夹击”大众点评?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064.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夏普新重组方案 鸿海入股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