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加速入局“最后一公里” 宽带竞争聚焦差异体验
本篇文章2205字,读完约6分钟
“最后一英里”宽带建设问题一直触动着市场的心弦。最近,工业和信息技术部部长苗伟再次表示,宽带的“最后一英里”将留给私营企业,参与范围包括接入网络和转售服务等服务,突出了私营企业在“最后一英里”中的重要性。那么,民营企业参与“最后一英里”建设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当前的宽带市场结构,高层领导应该如何通过顶层设计做出正确的引导,激发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用户的宽带体验?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史文华。史文华认为,民营企业已经进入宽带建设的“最后一英里”,颠覆了传统的宽带运营模式,但民营企业的优势在于获取资源、服务和运营。为了促进运营商与民营企业双赢合作的形成,监管当局需要在利益分配机制和合作运营机制方面有明确的预期。
民营企业颠覆了传统的宽带运营模式
鼓励私营企业加快进入电信行业。民营企业能否突破宽带“最后一公里”建设的瓶颈,可以摆在各方面前。
此前,高层官员多次强调“最后一英里”的重要性,现在他们正在逐步研究管理居民网络建设的政策法规。史文华认为,总体而言,民营企业进入“最后一公里”颠覆了传统的宽带运营模式,即从“运营商-客户”模式向“运营商-接入网(民营企业)-客户”和“运营商-客户”的混合模式转变。
模式的改变可能会侵犯现有运营商的利益。一方面,现有的运营商既是网络资源的批发商又是运营商。另一方面,宽带市场竞争激烈,最后一英里的价格战和重复建设并没有完全逆转。为了保证企业自身的发展,运营商有意愿和条件限制接入网(民营企业)的发展。这给最高管理层带来了新的困难,有必要认识到谁的利益应该首先得到保护。同时,没有必要偏袒一方,这将导致电信行业开放局面的僵化或运营商陷入更加尴尬的境地。
但是,从长远来看,相信接入网(民营企业)市场的发展也是一个大的浪潮,可能会在各地甚至全国形成几个主要的接入网(民营企业)公司,不太可能百花齐放。他们的优势应该在于获取资源、服务和运营。甚至可能有房地产公司,一些房地产公司可能以某种身份进入,但我认为它们也是先天不足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它们的头上。
四大影响考验宽带产业链的智慧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伟表示,尚不清楚所谓的“私营企业”具体指的是哪些市场参与者。此外,目前还不知道广电运营商和中国移动是否会重新进入宽带市场。综上所述,各种问题都纠缠在光纤改造的一般模式中,监管当局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要解决“宽带中国”战略推进过程中的难题,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成功。
史文华指出,上述问题需要政策部门进一步细化,以增强民营企业进入的可行性,加强政策执行力度。总而言之,监管当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本质上,运营商接入网(私营企业)可能形成双赢局面,但也可能是相反的情况。双赢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营者有牺牲短期利益换取长期利益的勇气、适当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的合作运营模式等。监管当局需要对此类问题有明确的预期和战略方向。
此外,史文华指出,当民营企业进入宽带建设的最后一公里时,一般会带来四方面的影响,需要各方关注。同时,希望顶层设计能够起到带头作用,加速突破最后一英里的瓶颈。首先,民营企业可能对运营商的物理渠道、电子渠道、套餐、计费、网络运营和维护等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影响要求运营商做出艰难的改变。谁将承担这样的费用?第二,谁对最终客户负责。为了防止在接受投诉时发生争执,政策和资金可能支持接入网(私营企业)公司,但也可能导致接入网(私营企业)公司绑架。第三,需要考虑以下问题。如何保证最后一英里的安装和维护,如何划分运营商和接入网(私有企业)之间的权力和责任界限,客户与谁签订合同,谁接受谁收费。这些问题还不清楚,发展可能会受到很大限制。最后,民营企业是进入新的宽带市场还是抢占原有市场,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与固话的关系,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三维空间争夺宽带体验
民营企业有望分享宽带市场,产业链积极性和服务水平提升的基础更加坚实。从技术上讲,宽带“最后一英里”的共建共享趋势正在逐渐显现。“最后一公里”的建设具有自然垄断性,但近年来,原有的“谁投资谁建设”的宽带运营模式屡遭诟病,市场呼唤宽带选择权回归用户。在内容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开展接入网和居民网业务,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
在这种背景下,运营商对宽带市场的监管有望在未来实现标准化,竞争的焦点可能转向宽带质量和差异化服务。哪家运营商能够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宽带网络,更快地响应用户需求,将赢得下一阶段的激烈竞争。史文华指出,运营商必须专注于改善用户的宽带体验。这种体验包括许多方面,如预订、安装和应用。
在预约层面,电信运营商能否利用热线、网络大厅、棕榈厅、短厅等快捷渠道开展预约服务,这种预约需要协调前后众多资源;预约间隔是否可以缩短,例如,间隔长度不应超过15分钟。
在维度加载级别,维度加载人员能否按照预定时间到达现场?当许多维修人员被外包时,如何保证他们的专业素质、服务能力和业务能力?此外,如何满足客户的扩展需求,包括友好布线、计算机故障,甚至推荐下载一些应用程序。
在应用层面,运营商拥有宽带门户。如何与一般的互联网门户和接入网(私营企业)公司竞争?与前者相比,运营商的互联网基因具有先天不足的缺点;与后者相比,运营商在核心服务、扩展服务和内容资源方面也存在差距。因此,建议运营商向cp索要内容,并向互联网公司学习经验,这需要在应用层面上进行。
标题:民企加速入局“最后一公里” 宽带竞争聚焦差异体验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049.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