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倒逼SP模式:中电信改革无线音乐产业
本篇文章2541字,读完约6分钟
长期受盈利模式制约的中国网络音乐产业正在酝酿新一轮商业模式创新。
11月1日,文化部召集全国主要数字音乐企业负责人在广州召开了为期一天的研讨会,来自全国数字音乐行业的企业负责人就行业发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目前,整个数字音乐的发展并不乐观,原有的通过广告和下载单付费的方式还没有发展起来。然而,移动运营商的原始sp无线服务非常有利可图,正受到智能手机的极大影响。
一位接近文化部的人士向记者透露,文化部目前正在规划一系列政策,以鼓励数字音乐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
在所有的创新模式中,中国电信提出的手机应用录制方案被认为是最具创新性的一个,它可能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政府和音乐行业所追求的。
利润模式的困境
中国网络音乐的发展已经超过十年,但其市场规模却远远落后于其他数字娱乐产业。
据文化部统计,2011年中国网络音乐整体市场规模仅为27.8亿元(基于网络音乐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的总收入),其中网络音乐市场为3.8亿元,无线音乐市场为24亿元(基于内容提供商的总收入)。
研究机构首席分析师高指出,相比之下,去年国内网络游戏规模达到482亿,网络视频产业规模达到62亿(预计今年将超过100亿)。国内数字音乐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兄弟行业。
制约中国数字音乐发展的最大原因是整个中国网络音乐产业一直缺乏一个良好的盈利模式。在中国,通过下载歌曲收费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发展起来,大多数网民通过免费渠道获得音乐。
目前,中国网络音乐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广告、免费试听+高质量版本付费、社会音乐收费、个性化音乐推送服务收费、在线和线下表演等。
酷狗音乐(Cool Dog Music)总裁谢振宇总结道,经过多年的探索,音乐行业已经基本证明,依靠广告模式来支撑自己是不合适的,因为在广告媒体中,音频与视频、图片和文字相比有很大的劣势。
例如,他说国内视频网站之所以能够通过广告模式取得成功,是因为视频媒体非常适合做广告,而其背后是超过1000亿的传统电视广告市场,这自然转化为在线视频。然而,网络音乐与传统的广播广告相对应,整个广播市场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在下滑,其广告主要是地方广告,不适合互联网广播这个全国性的传播平台。
酷狗音乐估计通过广告支持音乐网站很难赚钱。根据酷狗等音乐网站与各大唱片公司签订的版权许可协议,用户每次试听酷狗需要向版权所有者支付0.25美分的版权费,这意味着每千次试听需要支付2.5元,加上带宽成本,每千次试听需要大约1.6元,这意味着用户每千次试听,音乐网站需要超过4元钱的成本,但数千次试听的广告收入只有1元左右。
在美国市场,依靠广告收入的上市音乐公司潘多拉(Pandora)在美国市场占有71%的份额,但其收入只有2亿美元左右,而且公司一直在亏损,亏损还在扩大。
此后,国内在线音乐公司尝试了普通音质免费试听和高音质付费下载的模式。许多追求音质的用户愿意花钱下载高质量的音乐。然而,这个市场在中国的整体规模是有限的。大多数用户仍然愿意下载音乐的免费试听版本。
腾讯的qq音乐开始在社交方面创新,比如将qq音乐与腾讯的蓝钻用户相结合,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这种模式只能由腾讯这样的行业巨头来实施,目前这种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最后,像酷狗这样的数字音乐公司依靠游戏赚钱。
实验性移动应用记录
在国内数字音乐行业,运营商主导的无线音乐业务是产值最大的一块。
去年,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无线音乐收入达到282亿元人民币(包括功能费),使其成为中国最赚钱的数字音乐业务。
然而,以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为代表的运营商sp模式却让整个音乐行业又爱又恨。运营商的移动音乐业务以CRBT等服务为基础,用户基数大,整体产值高,构建了由运营商、唱片公司、sp和移动终端制造商组成的无线音乐产业链。
但是,经营者在产业资源配置中有太多的话语权,导致了产业中的大量寻租行为。一段时间以来,运营商内部业务部门的大量管理人员注册了关联公司,参与了自己主管业务的运营。2010年,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总经理李向东携巨款出逃,将这一模式推到了风口浪尖。
由于中间环节太多,主要的唱片公司和音乐制作人实际上只能从运营商的业务中获得很少的钱。
经过近两年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人们可以从手机上免费下载音乐,运营商的音乐业务受到极大威胁。
中国电信数字音乐运营中心副总经理祝英波告诉记者,运营商的传统无线音乐业务发展已经见顶,电信开始在无线音乐产业模式上进行重大创新。为此,中国电信利用先进的云技术开发了一个快速的应用生成和发布平台,通过“可见可用”模式实现了音乐应用的大规模产业化,使得专业技能高超的音乐应用开发变得非常简单,大大降低了应用的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
两个月前,电信开始尝试帮助天宇媒体、久田音乐唱片公司和天籁发行手机应用唱片。目前,已经发布了60多条应用记录,获得了100多万用户。
“过去,音乐很容易传播和盗版,而通过app分发音乐唱片是一种革命性的方式。”祝英博说道。
这款移动应用将在中国电信开发的云系统中自动生成。这些应用记录通常包含歌手专辑的音乐、歌手的图片和视频以及歌手的新闻等。粉丝可以通过音乐应用与歌手互动。
用户通过下载应用程序并在应用程序中付费来获得应用程序记录,然后电信和唱片公司将它们分开。这些应用可以在天一空屋、安卓市场和吉峰市场下载。
祝英波表示,这项业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带宽资源和强大的云计算平台,这是电信运营商的优势。
然而,已经熟悉免费下载音乐的中国消费者会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种模式还有待观察——目前,用户可以通过qq音乐、酷狗音乐和其他软件,轻松地将音乐单曲免费下载到手机上。
对此,祝英博指出,在音乐应用业务发展之初,它将重点放在歌迷身上——这些歌迷是忠诚的,愿意为内容付费,而app的方式可以满足他们个人的需求。
在11月1日文化部举办的研讨会上,记者随机采访了一批高水平的音乐版权公司,大多数唱片公司对电信提出的这一全新模式表示欢迎。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唱片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免费音乐网站的音乐版权盈利能力很差。当这个行业巨头开始带头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它将给唱片公司空室带来更多的利润。毕竟,中国电信背后有2亿用户。
标题:智能机倒逼SP模式:中电信改革无线音乐产业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922.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微博声誉“五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