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变形” 第一代国产手机集体走衰
本篇文章2308字,读完约6分钟
这些前手机老板再次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不是因为他们大刀阔斧的创新,而是因为他们“转型”成了一家贷款公司,这引起了业内人士的一阵唏嘘。
7月30日晚,伯德有限公司(600130)宣布,公司已通过中信银行杭州分行(601998)向淮安宏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康”)发放委托贷款人民币5000万元,用于宏康的经营,年利率为15%,期限为一年。委托贷款将用于借款人的业务经营。鸿康成立于2007年3月,是为投资淮安富士康工业园区重点投资配套项目鸿康兴旺角项目而成立的项目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贷款并不是伯德涉足金融业的“首次亮相”。“委托贷款”已经成为伯德重要的盈利手段之一。根据2010年末和2011年末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外部委托贷款的损益分别为1629万元和2258万元,分别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8%和36%。
这种不寻常的变化意味着什么?it评论员张书乐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伯德、科健、熊猫、tcl等第一代国产手机品牌已经被时代抛在了后面。在他看来,上述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伤害:仅限于车间式的生产和管理理念“来料加工、仿生产”。面对新的手机行业规则的挑战,我们不能通过模仿和重复2g时代,被动地以超低价格占领市场,也不能通过自主创新赢回市场主动权。
波导的替代生存法则
“公司有闲置的资本资源,社会上也有资本需求。贷款是对金融机构的补充。”这是伯德公司总经理马思田的公开声明。
此时,“手机里的斗士”已经渐渐远去。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的观察员保罗余平(Paul Yu Pin)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波导手机自2004年以来一直在下滑。从那以后,它一直坐在空山上,没有创新和向上的意识。直到2007年,它才翻脸忏悔。然而,当时的市场份额已经失去了波导,所以它已经转变到其他领域,但它以失败而告终。”
他甚至认为,伯德和诺基亚一样,是手机行业的反面教材。“这可以用一句成语来形容:不进则退。”
据悉,伯德于2000年进入a股市场,是一家主要从事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应维护服务的公司。当时,“鸟手机,手机战士”的广告词广为流传。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诺基亚、三星、苹果等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的山寨手机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国传统手机企业遭受了两面夹击。
在2007年和2008年,伯德分别损失了5.93亿元和1.72亿元。2009年,该公司的股票也被贴上“st”的标签,并实施了退市风险警告。在手机业务衰落之后,伯德在2007年试图改造汽车领域,但失败了。2011年,伯德的总营业收入达到5.94亿元,同比下降42.59%。
当业界对波导的“变形”有很多批评时,张书乐并不这么认为。他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公司,从事多种行业是可以理解的。国内外许多公司也在知名的主营业务下经营许多副业,这是一种不孤注一掷的正常商业措施。”
然而,伯德目前的情况并不是其主营业务做得很好,有多余的能力去开拓新的市场,而是其手机业务已经开始在寒冷的冬天后寻找出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通信行业知名观察人士马继华甚至问道:“如果你有钱,现在贷款是最好的收入,为什么你不能这样做?”他说:“这与它是否是一家手机公司无关。制造利润太小,难以生存。最好从事金融行业。”
但是,从长远来看,目前手机产业的趋势不再是过去技术含量低的加工产业模式,而是高度依赖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的创新产业模式。如果资金分散投资,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在R&D主要手机行业的投资,进而导致其自身主要行业在技术水平和潮流上的“代际”。
国产手机“前辈”难过
事实上,波导并不孤单。峰峦和山谷伴随着其他的。
从2000年到2004年,伯德、科健、熊猫、tcl等国产手机品牌经历了辉煌的历史,成为第一代国产手机的代表品牌,但很快就消失了。
科健曾经是“国产手机的兄弟”,2008年重组,转型为房地产企业。据数据显示,2011年*st科健(000035)的净投资收入只有4600万元,但与其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840%。
在这个小群体中,tcl是目前唯一稳定的。第一代国产手机整体疲软是不争的事实。
张书乐认为,这是因为这些企业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即它们在生产中主要着眼于低端市场,以低价产品占据市场份额,在经营中非常重视传统的广告模式,并以强大的广告攻势创造影响力。这在2g时代很容易受到欢迎。然而,在以智能手机为主导的3g时代,在个性化和创新的趋势下,芯片扩展功能和智能性较低的国内第一代手机制造商,以及他们的近亲——使用联发科技芯片的山寨制造商,受到了技术创新的沉重打击。
"低价和广告不再是他们呼吁消费者的旗帜。"
在这种情况下,国产手机的出路在哪里?
根据张书乐的分析,第一条路是最好的政策,即依托安卓或wp系统,开发其主线智能手机产品,以科技创新带动自身产业升级,夺回智能手机领域的一席之地。
第二条道路是中国的政策,即成为像富士通一样的代工企业,依靠自己成熟的生产链和产业工人,与互联网厂商或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合作进行贴牌生产,从而振兴自己的资金链和产品线,获得智能手机生产和研发的宝贵经验,为其重新崛起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种方式是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跳出手机制造业,进入其他领域,获得新的生活,就像波导一样。
马继华还认为,国内第一代手机没有核心技术,没有持久的创新能力,只能分阶段把握市场。他认为,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小米、天宇、联想和BBK (002251)已经成为国内第二代手机中的佼佼者。
标题:波导“变形” 第一代国产手机集体走衰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462.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小米 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