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打“黑”
本篇文章2791字,读完约7分钟
淘宝需要调整制度,提高信用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完善“好评论、中评论、差评论”的简单分类,完善卖家的投诉解决机制 7月2日,淘宝宣布已经圈定了300多名恶意不良评论者的名单,这些评论者主要是有针对性的。 这是淘宝首次主动打击已经引起公愤的“专业不良评论者”。最近,淘宝交易规则漏洞导致的不良评论职业化严重影响了淘宝的声誉。大量卖家深受其害,不良评论的专业化已经影响了电子商务规则甚至未来的发展。 包括淘宝在内的电子商务平台是最有能力对抗负面评论专业化的平台。淘宝的介入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一现象。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良审查制度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该系统的引入旨在促进交易的完整性,但在设计之初,它并未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预警。真正的消费者会给出不好的评价,而假消费者也会这样做。当前的不良评论系统无助于防止“恶意”的不良评论。 不良评论的专业化 “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让一家运营了一年的网上商店关闭,当然,我们也可以让一家遭受不良评论的企业看起来更漂亮。”这是一个专业的坏评论家说的。对于网上商店的店主来说,他们是一群可怕的人。只要店主是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解决办法——拿钱。在百度贴吧和腾讯qq群中,有大量针对专业不良评论者的广告,有的甚至直接宣称月收入可以超过1万元。 “肉”——是被专业的不良评论者敲诈的企业的直截了当的名字。在专业的不良评论者圈子里,首先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上搜索目标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一旦专业的不良评论者发现一些网上商店存在可被攻击的漏洞,他会首先将截图发送到qq群进行讨论。做出决定后,小组负责人将安排不良评论者去网上商店,并对产品进行大量拍照。所有这些都应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有时甚至是几分钟,以防止店主注意到并从货架上拿走商品。 在给产品拍照后,参与者会集体给出不好的评价。根据淘宝的规定,差评率会直接影响卖家的声誉和销量,很多卖家如坐针毡。店主上门沟通后,团队负责人会代表大家“讨价还价”,然后按比例把钱分发给不良评论者。 在购买过程中,专业的不良评论者也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不拍照、不发证据、诱导商家打电话联系、在电话或qq上谈论赔偿,一般从几元到几千元不等。 不良评论者群体是封闭和谨慎的,他们对那些想加入的人非常警惕。这位“法人”记者三次以求职者的身份申请加入不良评论qq群,均被拒绝。该群所有者还提供了一个qq号码,并要求在加入该群之前添加该qq。然而,无论如何沟通后,记者的法人添加了这个qq,对方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话。 “专业不良评论者的存在损害了合法卖家的权益,也将滋生更多的非法投机。”互联网法律专家赵占领告诉《法人》记者,专业不良评论者现象给交易平台建立的行业独立信用评估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能及时完善,将使多年来难以建立的信用体系失去应有的作用。 资深互联网专家方兴东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认为,专业不良评论者的行为,以商业利益为目的,而不是考虑真正的消费者,会破坏整个网上购物的诚信体系,并会产生不良的长期影响。 规则缺失 电子商务建立了信用评估体系,其初衷是建立一种手段和平台来保护买方、卖方和电子商务的权益,但从未打算成为恶意报复和获利的工具。 赵占领认为,淘宝网的不良审查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这种信用评估制度具有实质性的效果,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信用问题。卖方的经营行为起到了很大的制约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过于强调买方评价,评价等级过于简单,也表明这种信用评价体系存在漏洞,导致恶意使用信用评价体系,损害了部分卖方的合法权益。在电子商务的早期发展中,诚实是一个禁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淘宝创立了一套严格的消费者保护制度,而信用评估机制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明显以买家为导向的体系一直备受争议,但淘宝面对整体信用体系的缺失却相当无奈。 近日,专业不良评论事件不断爆发,再次引发外界对淘宝系统的质疑。电子商务规定应使用不良审查制度来约束商家,但未能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不良审查的专业化,因此未能针对潜在风险设计制度。 “除了对商家的单一约束外,它还与对购买者缺乏约束有关。”赵占领表示,这些规定并不要求买家具备不良评论的充分条件,也不需要提交相关证据。由于实名制没有实施,买家在被点名后可以很容易地更改他们的注册账户,恶意的不良评论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赵占领认为,淘宝需要调整体系,完善信用评估体系的评估标准,完善目前简单的“好评、中评、差评”分类,完善卖家投诉解决机制。 此外,淘宝还推出了保护卖家权益的“临时交易安全保护措施”。受监控的团体和卖家报告了不良订单,经核实后,结束交易并追究参与者的责任。 “淘宝将联合受害卖家,通过法律武器追究这些恶意恶评人的责任,被敲诈的淘宝卖家将是公平的。”淘宝在回复中说。互联网专家方兴东认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在做的同时也在摸索,但淘宝走在前面,所以他首先会遇到一些问题。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它有自己的责任,但也有局限性。”方兴东告诉《法人》,在新机制、新生态下,政府应该做什么、网站应该做什么、消费者应该做什么,都需要一个建设过程。 监管问题 专业不良评论者的泛滥对电子商务、卖家和消费者都是有害的,并将极大地损害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的确,一些卖家的不诚实行为也是他们成为专业不良评论者攻击目标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案例中,出现了卖家违反商品放行管理规定、无序促销甚至拒绝提供发票等违规行为。不良评论专业化的扩散伴随着交易违规和诚信缺失的现象。 关于如何处理专业的不良评论者,赵占领认为,当企业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先保留证据,及时向淘宝等交易平台投诉,必要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虽然现行法律可以规范这类问题,但由于隐瞒恶意的不良评论,很难追查主体的身份,而且还有取证困难等因素。此外,有些案件涉及的金额很小,不符合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对此也不够重视。”赵占领告诉《法人》记者。 目前,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还很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制度缺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很难完全依靠法律渠道。当然,通过处理典型案例,有必要追究相关专业不良评论者的刑事责任,以震慑他们。此外,“电子商务自治”是目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然而,互联网专家方兴东认为,打击恶意不良评论不应该仅仅由一个企业来解决,这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为了解决不良评论的专业性问题,应该由政府、代表商店和消费者利益的公共团体进行讨论和协调。 “政府可以带头,但每个人都应该一起做。有了这些规则,许多解决方案可能会更有效。”方兴东表示,企业倾向于从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而政府则从管理方法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户则从自身利益出发。多方利益的有效平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不能让一家商业公司承担太多的社会管理问题。”方兴东终于说道。
标题:淘宝打“黑”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369.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