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还姓苹果:唯冠获6000万美元庭外和解费
本篇文章3446字,读完约9分钟
苹果给ipad留下了近4亿元的商标,为新ipad在大陆上市扫清了道路
Ipad商标属于苹果还是唯冠?唯冠能用ipad商标成功翻身吗?ipad商标什么时候才能彻底告别等待被查封的“厄运”...自从苹果和唯冠就ipad商标的所有权展开争议以来,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测,现在这一切终于解决了。在广东省高级法院充分说明利弊后,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苹果支付6000万美元解决了所有关于ipad包装所有权的争议,ipad商标最终归苹果所有。6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双方当事人送达民事调解书,正式生效。日前,苹果公司根据调解协议要求,将6000万美元汇入广东省高级法院指定账户,并于6月28日向本案一审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上述民事调解协议。昨天,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递交了一份裁定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这意味着苹果和深圳唯冠公司之间的ipad商标所有权纠纷得到了成功解决。
两个商标的转让价格最初为35,000英镑
据报道,2009年8月,知识产权开发公司向英国唯冠公司提出收购唯冠在多个国家注册的所有i-pad商标。经过多次波折,谈判的主体变成了台湾的知识产权开发公司和唯冠公司。同年12月23日,双方签署商标转让协议,规定转让标的为10个ipad商标,其中包括深圳唯冠公司在中国大陆注册的两个ipad商标,转让价格为3.5万英镑。
2010年2月,知识产权开发公司以10英镑的价格将上述10个ipad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后来,当苹果公司要求深圳唯冠公司改变所涉及的两个商标的注册所有权时,遭到了拒绝。深圳唯冠公司声称台湾唯冠公司无权处分深圳唯冠公司的商标,也从未将涉及的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双方随后引发了争议。
2010年5月,苹果公司、知识产权开发公司和深圳唯冠公司因ipad商标权属纠纷正式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签订转让合同的台湾唯冠公司不能代表深圳唯冠公司,苹果公司也不能提供证据证明上述表面代理的成立,并以此为由驳回了知识产权开发公司和苹果公司的诉讼请求。后两家公司拒绝接受向广东省高级法院提出的上诉。
二审
在这场拉锯战中,苹果以一个价格买下了苹果
广东省高级法院于今年2月29日举行了公开听证会。该案的审判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有70多家中外媒体参加了审判。法院的官方微博首次以现场审判的方式将案件全面公开,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庭审期间,苹果公司提交了一份新的证据,即深圳唯冠公司的内部签署文件,并申请其参与谈判的员工罗宾逊出庭作证,试图证明知识产权开发公司最初的谈判对象是整个唯冠集体。深圳唯冠公司否认了这一点。双方聘请了国内知名律师参与庭审,庭审辩论激烈。
庭审结束后,审理该案的合议庭认为,调解是最大化争议双方利益的最佳选择。据了解,深圳唯冠公司目前负债累累,有数百名债权人,其最大的资产估值主要集中在ipad商标的价值上。在诉讼之前,本案中涉及的ipad商标已经被几家银行申请扣押。一旦商标的价值被减损,就会给债权人带来更大的损失。
因此,广东省高级法院的法官充分听取了苹果和唯冠公司代表的意见,为双方充分交换意见创造了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双方的合理要求。同时,很难总结起起落落。由于双方都有调解的意愿,双方确认将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解决i-pad商标的所有权争议,并签署了调解协议。
一些业内人士评论称,该案的成功调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了ipad商标的价值,极大地保护了债权人的权益,开辟了解决涉外商标所有权纠纷的新途径,是知识产权审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微观”观点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显然,唯冠在达成和解结果时做出了更多妥协。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唯冠一直咄咄逼人,起诉苹果及其经销商,向工商部门举报,要求海关调查和处理,频繁地制造舆论和公共关系,在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进行斗争,等等。唯冠似乎是主动的,但它是被动的。主动权完全在苹果手中,结果再次得到验证。
艾传媒咨询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毅:事件的结果是意料之中的。6000万美元是合理的。唯一不合理的是ipad卖得这么好。唯冠4亿美元的索赔有一些大的空缺。一般来说,原告应该心满意足。是的。本案商标保护薄弱。事实上,双方都有责任。知识产权应该是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是一个障碍。
深圳唯冠
高达2亿美元的债权无法逃脱破产
“6000万美元的数字是多方妥协的结果,代表了包括银行、苹果和深圳唯冠在内的各方利益。”深圳唯冠的律师谢湘辉昨天告诉《新快报》记者,深圳唯冠和苹果之间的谈判相当艰难。
唯冠哭得很穷,说还不够还债,并受到质疑
谢湘辉表示,在一审结束时,苹果只愿意以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ipad商标,这是深圳唯冠无法接受的。后来,尽管苹果在第二次庭审结束时将价格提高到1亿元人民币,但仍低于深圳唯冠的心理价位。
此前,谢湘辉告诉记者,深圳唯冠的总负债超过4亿美元,ipad商标是深圳唯冠的核心资产。现在,虽然苹果已经为ipad商标支付了6000万美元(合同金额3.8亿元人民币)的“赎回费”,但与深圳唯冠的债务相比,上述调解资金仍不足以偿还债务。
事实上,唯冠集团董事长兼董事总经理杨荣山也承认,虽然深圳唯冠仍有2亿多美元的债权和部分固定资产,但新注入的6000万美元远远不足以偿还当前的债务。“但与唯冠对峙的苹果是一家全球性大公司,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因此不可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更多补偿。考虑到内外部因素,这是唯冠目前能取得的最好成绩。”
作为对唯冠“示弱哭穷”的回应,it领域的知名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微博上质疑,“该支付多少和解金与你欠多少有什么关系?”该公司认为,这6000万美元是苹果为疏忽付出的更合适的价格。
6000万美元将按比例偿还给债权人
“目前,债权人压力很大,法院总是给我们调解。如果我们遵循正常的判断,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少的钱,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和解。”谢湘辉表示,法院将处理如何将6000万美元的调整资金分配给深圳唯冠的债权人。但是,由于深圳唯冠仍然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全部债务,而台湾富邦产品保险有限公司最近在广东省高院举行了申请唯冠破产清算的庭审,不能排除法院将来会对深圳唯冠进行清算,然后按照债务比例向各种规模的债权人偿还苹果的6000万美元。
对此,互联网观察人士陆分析称,法院判苹果侵权,是因为ipad商标一案向唯冠支付了6000万美元。对唯冠来说,它欠了38亿元,仅担保贷款就达11.54亿元,破产是唯一的出路。
苹果公司
新ipad已经在近90个国家推出
与深圳唯冠相比,苹果可能对这个结果更满意。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随着ipad商标案尘埃落定,这也意味着苹果的新ipad将很快在中国上市。然而,苹果中国公共关系部昨日没有回应在中国大陆发布新ipad的时间表。
据了解,虽然苹果公司的新i-pad已经通过了国内3c认证和国内电信网络接入许可,但由于国内ipad商标纠纷一直没有定论,中国大陆的名字从未出现在苹果公司已经宣布首批五批新ipad的近90个上市国家和地区的名单中。
然而,根据苹果在2012年第二季度发布的财务报告,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79亿美元,同比增长一倍多,超过苹果总销售额的五分之一,创下历史新高。同期,全系列ipad销量达到5500万台,而新ipad销量低于市场预期,不足1200万台。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三星和其他竞争对手正虎视眈眈,试图利用苹果的诉讼来加速其对中国市场的占领,苹果越来越迫切需要尽快了解这些纠纷,为在中国大陆销售新ipad扫清障碍,并解除在中国大陆销售新ipad的禁令。
活动回顾
Ipad侵权涉及多个单位:苹果、知识产权、深圳唯冠、台湾唯冠和英国唯冠
2001年6月21日,深圳唯冠注册了商标“ipad”
从2001年到2004年,深圳唯冠获得了8个“ipad”相关注册商标的独家使用权
2009年8月,知识产权公司在英国收购了唯冠
2009年12月23日,唯冠转让了10
ipad商标以35,000英镑的价格给了ip公司
2010年2月,知识产权公司以10英镑的价格将10个ipad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
2010年5月,苹果、知识产权和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的所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2012年2月29日,广州市高级法院公开审理此案
2012年7月2日,双方达成和解,苹果支付6000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3.8亿元。
标题:Ipad还姓苹果:唯冠获6000万美元庭外和解费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18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58同城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