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网购行业规范 三方合力破解诚信危机
本篇文章2390字,读完约6分钟
网上商店充斥着假冒商品,网络充斥着盗版,商家缺乏诚信,服务和产品没有售后保证...我相信很多人已经习惯了互联网上的各种事情。盗版和假冒商品不影响使用和感知,给很多网民提供了便利和利益,但也给相关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没有商业诚信和后续保护的情况下,很难有效保护最终消费者的权益。
最近,第一份系统介绍社会力量推动我国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白皮书披露,我国每年因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其中假冒伪劣产品和产品质量失信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及其自身机制的漏洞,电子商务已成为假冒和侵犯知识产权的重灾区。4月12日,商务部在2011年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高峰论坛上发布了《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服务规范》,希望通过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
网络已经成为假冒和销售的重灾区
如今,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它包括直接侵权假冒和销售假货,另一方面,它还包括虚假宣传和消费陷阱的商业运作。其中,电子商务已成为假冒、侵犯知识产权和伪造信用的重灾区。
在网上购物中,侵权以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早已司空见惯。据报道,商务部最近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查处了一系列相关案件,查获了许多知名网站淘宝和易趣的店铺,查获了约12,800件侵权产品,涉及阿玛尼、巴宝莉、天伯莱、李维斯和诺基亚等国际品牌。商务部的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如今,淘宝、易趣等大型网上购物平台已成为侵权和假冒的重灾区,而服装、手机和药品已成为重点侵权领域。”作为卖家的一个重要商业指标,网上购物信用也开始出现欺诈,花钱购买信任无处不在。
近年来,由于缺乏诚信,团购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委员会专家弓兵表示,运营网站必须申请icp营业执照,但许多团购网站没有申请执照。目前,在3000多个团购网站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二的网站有法律程序。当你和鱼一起钓鱼时,很难避开泥和沙。315时期暴露出来的许多潜在的规定把整个团购行业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团购网站存在很多陷阱,如偷工减料、虚假折扣、预约难、服务差、隐性消费等。许多原本喜欢这种消费模式的消费者不禁质疑团购是带来好处还是带来麻烦。
事实上,在谴责商家制造假货、销售假货和虚假业务的同时,网络盗版的泛滥也使许多违背承诺的消费者成为众矢之的。如今,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和其他免费餐饮随处可见,假冒名牌唾手可得。可以说,各种应用和产品都被“网”耗尽了。这些给网民带来好处,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从某种意义上说,盗版不是另一种“假冒”,而纵容盗版也不是另一种诚信缺失。
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
毫无疑问,诚信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相关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进而制约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于拥有知识产权的相关企业来说,盗版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创意产业尤其如此。对于商家来说,假货无疑可以在短时间内带来丰厚的收入,但在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下,缺乏创意的企业显然无法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一个行业一旦陷入集体诚信缺失的困境,不仅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也会失去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以电子商务为例,经过2010年的快速扩张,电子商务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大市场。业内人士预计,2011年电子商务年销售额将达到6700亿元。然而,目前,作为一个充满希望的电子商务,它深深陷入了信誉危机,面临着转型和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不仅新兴的团购模式备受争议,而且发展已久的c2c和b2c也不时被媒体曝光,成为假冒伪劣和盗版的温床。
在网络信誉时代,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三方的努力
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经济,市场主体失去信用就失去了重要的社会资本。对于网络经济来说,信誉就是利益。特别是目前,电子商务已经被列为十二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商务部提出的目标,到“十二五”末,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预计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在如此广阔的前景下,尽快突破诚信瓶颈,创新模式势在必行。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的建设显然需要法律政策的支持、商家的自律和消费者的自觉。
目前,整个法律政策水平越来越严格。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活动。去年12月,商务部等9部委下发《关于印发〈打击网络购物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打击网络购物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动。今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法律上明确发布,将加大对网络犯罪的处罚力度。随着政策的推进,我国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但归根结底,规范电子商务行业,使专项行动和政策长期制度化,仍然是根本政策。
从规范电子商务行业的角度来看,行业标准化已成为大势所趋。目前,许多省市都制定了地方发展规范。据悉,四川省电子商务发展标准将于一季度出台。商务部发布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规范无疑将规范制度化,有助于营造公平、诚信、安全的交易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健康有序发展。
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意识到诚信管理的价值。据了解,淘宝、美团等许多电子商务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规范。近日,淘宝在北京宣布,联合国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将推出2011年网络,以保障全民权利,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力度。
此外,作为整个侵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消费者可能成为假冒商品的受害者,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成为侵权的推动者。值得思考的是,消费者能否从自身做起,杜绝侵权行为,支持正版产品,同时呼吁商家诚信。
标题:商务部发布网购行业规范 三方合力破解诚信危机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448.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