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华英:三网融合久拖不决 恐将错过最佳发展时机
本篇文章1790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媒体关于“三网融合可能已经死亡”的报道掀起了一千次波澜。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三网融合发生了什么”和“谁阻碍了广电与电信的三网融合”的各种评论和分析,再次将关系国计民生的三网融合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三网融合十年后,虽然在2010年有所突破,但在十二个试点城市确定后的十几个月里,业界对三网融合的发展过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三网融合和实质性突破的现状确实令业界担忧,并引发了各种讨论。三网融合的困境是什么?三网融合的发展出路在哪里?为此,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舒华英教授。
建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很难解决现存的问题
记者:三网融合是一个难题,尤其是政府和企业不分裂,网络不分裂的尴尬局面。为此,业界一直建议建立综合监管,以促进三网融合。你有什么建议?
舒华英:目前三网融合的难度不是技术,而是制度,这是目前三网融合最大的问题,涉及到不同部门的利益。广播、电视和电信是两种不同的操作系统。由于市场化程度不同,机构和企业很难形成合理的竞争态势,因此不解决现有的制度问题就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
该行业一直试图通过建立一个综合监管机构来解决三网融合问题。然而,我个人认为,在短期内,通过建立一个综合监管机构来实现三网融合的实质性突破是不太可能的。如果我们要建立一个综合监管机构,首先必须有相应的立法作为保障,这是产业发展的根本规律,但《电信法》仍在期待之中;其次,综合监管涉及的部门太多,如何形成有效的监管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指导和规范。这些都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广播电视和电信分属不同的机构,导致多头监管的“九龙治水”局面,行政管理落后于事务发展、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局面,超越了传统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制度问题。
因此,我个人认为,希望在现阶段建立一个综合监管机构,在短期内实现三网融合是不现实和困难的。
恐怕我会错过最好的发展机会
记者:你如何评价目前三网融合的发展?当三网融合没有实质性突破时,运营商该怎么办?
舒华英:三网融合已经提出十年了。虽然试点城市已经建立,但目前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由于三网融合拖得太久,发展三网融合的最佳时机越来越短,整个产业链的积极性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果长时间拖延,将会错过最好的发展机会。因此,广播电视部门和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向互联网和新媒体领域的发展和扩张。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和加速,互联网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使用习惯和消费观念。因此,当三网融合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时,转向互联网和新媒体成为转型的首要选择。在三网融合的形势下,电信运营商越来越多地考虑宽带网络转型,尤其是拥有固定宽带网络资源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发展高速宽带网络作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重要策略。例如,2011年2月,中国电信明确表示,中国电信转型的目标是成为智能管道的领导者、集成平台的提供商和信息服务的参与者。这种表述与前面提到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截然不同。
对于运营商来说,如果他们一直坚持三网融合,他们将错失发展机遇。现阶段,随着三网融合的曲折发展,运营商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明确的转型发展目标和定位。我个人建议运营商加强宽带网络建设,积极提升业务内容创新能力,同时提升管道(包括云计算和新一代idc)的智能化水平和能力。对于互联网业务和新媒体,电信运营商应该用新的系统、新思维和新模式来面对,否则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现阶段,我们可以更加关注新媒体和宽带网络的发展
记者:目前,业内许多媒体报道称,广播电视加速了电信的发展趋势。你认为这种现象怎么样?
舒华英:目前广电在网络改造和业务整合方面已经推出了类似电信运营商的相关业务。如果广电进入语音业务市场,由于语音业务变得越来越低价值和低利润,语音业务的利润不高。此外,作为一个新进入者,广播电视不可能从市场中获得可观的利润来维持其正常运营;从数据业务市场来看,现有的广电网络缺乏双向互动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数据业务的发展。可以说,技术上的缺陷和行政体制下缺乏全国统一的网络,使得广电进入电信运营市场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目前三网融合的困境,我个人建议广电和电信运营商都应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站在信息社会和网络经济的大背景下,不要太纠结于三网融合的困境而错失发展机遇,要更加关注新媒体和宽带网络的发展。
标题:舒华英:三网融合久拖不决 恐将错过最佳发展时机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243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