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快慢之辩 中移动的LTE饥渴
本篇文章1947字,读完约5分钟
你不能上4g吗?这是个问题。
自2011年以来,中国移动明显加大了对4g尽快推出的呼吁。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除了宣布在7个城市启动td-lte规模试验外,还密切关注td-lte。他希望td-lte的产业化能得到更多政策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
相比之下,中国联通(600050)的态度截然不同。联通集团董事长常最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谈论4g牌照还为时过早。“只有当3g的普及率很高,消费者对带宽的要求更高时,才会有新的市场。”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4g的相反态度反映了他们面临的不同情况。一些通信设备制造商告诉记者,现在一些运营商推出4g的主要目的是卡的位置,力量主要来自他们之间的竞争压力。
电信分析师傅亮认为,3g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联通的wcdma网络潜力巨大,而移动td-scdma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移动希望尽快推广4g,而中国联通更愿意深化3g。
事实上,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简单地加快无线网络的速度没有什么意义。还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关税价格、稳定性、应用丰富性等。在傅亮看来,不管是3g还是4g,要解决的问题是给消费者一个使用它的理由。
根据上述设备厂商的说法,4g在全球才刚刚起步一年多。至于4g在中国的进程是否会因为移动电话而加速,能加速多少?观察需要时间。
焦虑的运动
2011年,中国移动在td-lte部署方面采取了更多实质性行动。最近,中国移动明确表示,将在今年下半年率先推出td-lte网卡供用户体验,并将在近期开始采购td-lte测试终端。
王建宙在今年两会提案中也呼吁关注4g:“在新一代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中国领先的td-lte技术应尽快在与国外标准的竞争中占据制高点,规划布局,扩大和提升自主创新技术的国际影响力,实现全球应用和推广。”
事实上,3g在中国的正式商业化是在不久前。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重组后的三大运营商发放3g牌照,拉开了3g时代的帷幕。为什么中国移动要在3g启动两年后开始推进4g?
傅亮认为,这与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有关。作为中国独立的3g标准,td在产业化各方面普遍落后于其他成熟标准五年。“因为其他技术在不断改进,所以很难赶上。”。
持有成熟wcdma标准的中国联通通过iphone和其他明星手机争夺高端用户,而中国移动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努力说服手机制造商推出td-scdma手机,这是相当被动的。
作为下一代技术,td-lte面临着比td-scdma更好的竞争环境和产业链支撑,“至少在3g时代不会有明显的差距。”傅亮表示,这也是移动急于推广4g的原因。时间越快,差距和损失就越小。
为了尽快发展4g,王建洲在两会提案中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配合7个城市的规模测试,二是在频谱和政策上做好规划,三是推进产业链合作,四是推进国际化。过程。”
目前,中国已决定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和北京七个城市建设td-lte规模的试验网。具体来说,就是“6+1”计划。前六个城市正在进行规模试验,而北京正在建设td-lte示范网络。7个城市的基站总数将超过1000个。
根据移动计划,到2012年第二季度,7个城市的td-lte网络覆盖将达到试商用水平。此外,中国移动还与9家国际运营商签署了td-lte合作协议,并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或即将建立27个td-lte试验网络。两家欧洲运营商Aero2和hi3g已经与设备供应商签署了td-lte商业网络建设合同。
上述措施表明,移动渴望td-lte。
联通牢牢把握3g
与移动的紧迫性不同,联通目前的态度是培育3g,而4g并不着急。
“现在不是讨论4g牌照的时候。”常认为,中国联通目前最重要的是下定决心发展3g,培育市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3g给中国联通带来了很多好处。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终端是wcdma网络给中国联通带来的巨大优势。据联通销售部总经理于英涛介绍,3g手机的国内销量已经占到了手机总销量的30%,其中超过一半是支持wcdma网络的机型。
在3g商业化的两年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联通的3g号码“186”,其中iphone等明星机型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三大运营商公布的新3g用户数量差别不大,但业界的共识是,联通拥有最多的3g手机用户。
这一变化也为联通在与渠道提供商的谈判中赢得了更多筹码。最近,中国联通宣布与苏宁、国美、五星电器达成全面合作,这些门店的所有门店均可向中国联通开放。
在3g发布之前,中国联通绝对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据中国联通内部人士透露,中国联通和国美之前也有过合作,但只是单个门店的部分合作。“由于竞争对手的独家封锁,中国联通只能赢得一些位置不佳的门店。”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4G快慢之辩 中移动的LTE饥渴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1474.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iPad阴影下的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