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实施家长监护工程引热议 权威部门解答网民三疑问
本篇文章895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由文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发起的“网络游戏中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将于3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中规定了“网络游戏企业配合家长跟踪儿童网络游戏活动”、“限制儿童不正当网络游戏行为”等重大措施。在政府、家长和网络游戏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困扰中国许多家庭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能否迎来一个根本性的转折点,已经成为了网上和网下的热门话题。
当局回答了网民的三个主要问题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实施方案》详细规定了网络游戏企业服务家长的渠道、家长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以及限制游戏行为的措施。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但仅仅依靠学校和舆论是有限的。家长监督项目动员家长这一特殊力量,利用其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来界定儿童的网络游戏行为,并根据成人的判断进行干预,具有非常积极的一面。
家长监督工程中的一些新做法引起了网民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记者整理出了三个比较受关注的主要问题,并请文化部相关人员进行了解答。
问题1:母公司监管项目涉及的网游企业范围有多大,对外国企业开发的网游有没有限制?
文化部市场营销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1年3月1日起,网络游戏行业全面实施了亲权监管项目,覆盖了整个网络游戏行业。目前,网络游戏行业不允许外资进入,国外网络游戏产品由持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独家授权经营,因此国外游戏产品也必须实施母公司监管项目。
问题2:父母监管项目要求父母出具法定监护人资格证书。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需要面对面的审查吗?
负责人说,法定监护人资格证书是父母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可以证明父子、母子、父女或母女之间的监护关系。只要户籍能够证明监护人关系,就不需要出具公安机关盖章的监护证明。目前,所有游戏公司都采用笔试的方式,家长无需去游戏公司进行面对面的考试。
问题3:当父母遇到不配合他们行动的网络游戏企业时,他们应该怎么办?
据负责人介绍,2010年2月启动了家长监督试点项目,试点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家长可以拨打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投诉不实施未成年人家长监督工程的企业。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网游实施家长监护工程引热议 权威部门解答网民三疑问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131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