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之殇
本篇文章596字,读完约1分钟
电子书似乎正在回归上网本衰落的老路。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和融入移动互联网,电子墨水屏、超大容量、长待机等“强大”功能对消费者来说毫无意义。 2011年2月,纽约百年一遇的大雪没能阻止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电子书出版商参加世界电子书大会。“今年电子书的销量将继续增长,到2014年,市场上销售的图书将有50%以上是电子书。”参与者乐观地预测电子书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 “世界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润;世界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润。”经过2010年电子书在中国的第一年,我们可以看到电子书的经济效应迅速点燃了国内制造商的热情。一段时间以来,mp3和mp4等数字制造商、学习机制造商、山寨制造商甚至手机制造商纷纷转向电子书市场,幻想着kindle的神话可以在中国上演。 然而,kindle模式不能简单地在中国复制。在中国电子书产业狂热表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日益严重的隐忧——产品功能单一、高质量内容不足、版权关系不清、市场竞争无序、缺乏行业监管、专业技术人才匮乏...2010年底,ipad的上市突然打破了生产传统电子墨水电子墨水屏幕的电子书制造商的“黄梦”。即使是亚马逊,作为电子阅读器行业的领导者,在过去的3年里也有它的kindle,电子书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上网本。在过去的一年里,“先天不足”的上网本经历了一个从盛宴到衰落的过程。当电子书产业的帷幕升起时,类似的悲剧会再次发生吗?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电子书之殇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1121.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2011年电子书阅读器派系谱
下一篇:TDLTE的中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