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低价策略渐褪色:约四成产品售价较高
本篇文章2452字,读完约6分钟
例如,京东佳能500d(ef-s18-55mm f/3.5-5.6 is)的售价为4799元,比苏宁的4399元、国美的库巴网上4399元、当当网上4248元还要贵,甚至比新蛋的4599元和优惠价4409元还要贵。JD.com认为,在电子商务行业,规模可以降低采购、仓储和配送成本,并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提高企业效率。
低价,尤其是3c产品的超低价格策略,曾经是JD.com(360 buy)在b2c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法宝,这使得它迅速超越了经营了十年的b2c巨头当当网和卓越网,仅次于淘宝商城。尽管JD.com仍未盈利,但占据巨大市场份额的JD.com一直在重复“规模带来效益”的故事。
但现在,在我们报纸对30多种在JD.com畅销的产品进行的样本价格比较中,京东大约40%的产品在几个b2c网站中价格最高。(数据会因不同的价格收集时间而改变,如下所示)
为什么JD.com不再便宜了?如果价格不再是最低的,JD.com会怎么样?这位处于风口浪尖的b2c领导者正面临着快速增长的挑战。
不再低价
似乎京东在去年底融资后,正试图改变过去“亏本赚钱”的模式,试图在低价和盈利之间游走。
上周,我们的报纸对市场上一系列受欢迎的产品进行了价格比较搜索。在这个热销产品的价格比较样本中,不到两个在JD.com成为最低价格,而且相当多的最低价格已经脱销。
例如,京东佳能500d(ef-s18-55mm f/3.5-5.6 is)的售价为4799元,比苏宁的4399元、国美的库巴网上4399元、当当网上4248元还要贵,甚至比新蛋的4599元和优惠价4409元还要贵。
目前,JD.com商品价格相对其销售规模趋势的变化使人们对规模效应的效果产生怀疑。JD.com的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但其产品价格没有相应调整。
当当网首席运营官黄若表示,他认为“规模效应”是人们对b2c的普遍误解。所谓的“规模经济”取决于它是硬成本还是软成本。如果一种产品的价格涨幅通常只有5%左右,那么无论涨幅有多大,仓储、配送、物流和包装都是无法节约的硬成本。综合成本为20%,难以覆盖大规模。Letao.com副总裁胡琛将自己与京东的价格差异归因于“供应链”。
然而,JD.com表示,在电子商务行业,规模可以降低采购、仓储、配送等成本。,并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提高企业效率。
Zero2IPO互联网分析师雷忠辉表示,这与京东日益采取的“合作合资”模式有关。在这种模式下,京东将自己的it系统、仓储和物流租赁给供应商,供应商可能有权决定自己的在线价格。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意味着京东对其网站上产品价格的控制已经变成了一种管理。
过去,很多3c和家电厂商并不关注京东,京东商城一般都是从厂商的代理商那里购买商品。然而,由于销量的增加,许多家电厂商在2010年开始直接向京东商城供货,但同时也开始控制京东商城的“低价”,比如京东商城的价格不允许低于厂商的指定价格线。
虽然这种方式有助于厂商缓解因JD.com低价而打乱的价格体系,但也使他失去了以低价吸引更多用户的价格武器。
另一方面,经过几轮融资,JD.com也开始有了资金需求——京东的融资结构大多是vc,这对JD.com有资金需求。虽然不需要立即列出,但一定会有改善的趋势。
京东的一位竞争对手表示,如果京东继续其低价策略,销量越大,损失越大:如果2010年的销量为102亿,损失率为8%,那么当销量达到200亿时,8%的损失为16亿,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承受。京东的一位竞争对手高管表示,京东现在非常纠结:一方面是投资者的压力,需要看到良好的金融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消费者需要低价来支付账单,京东在“改善财务状况”和“低价带来规模经济”之间挣扎。
对此,JD.com回答说:“与早期的实体店相比,低价是电子商务的主要优势。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成熟,良好的服务和消费体验已经成为京东努力的方向。现在京东仍然保持着价格优势,但低价不是唯一的卖点。”
JD.com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JD.com的价格不再是最低的,因为该公司正在做标准化工作,买家和发票也更加正式。
“回家”变成了“回家”
随着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今天的JD.com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随着采购量的增加,JD.com在供应商面前有了更强的话语权。
一位手机代理商透露,原本向她购买商品的京东商城,现在变成了像她一样的批发商。当JD.com对某个产品持乐观态度时,就有可能以低价从制造商那里买下这个产品——她的公司只有在想得到这个产品的情况下才能从JD.com进口。
这种转变发生在过去的2010年。从3c、家电到百货,JD.com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复制国美和苏宁的模式,依靠迅速扩大的销售规模——首先依靠承诺的销量或以定制机的形式包销大量商品,获得绝对低价,然后利用这种低价优势将商品销售给其他经销商,完成发货任务后将利润返还给供应商。
许多制造商评价JD.com“实际上是披着电子商务外衣的传统渠道提供商。”让他们感触最深的是,JD.com从国美和苏宁招募了很多人,一些不规范的运作方式与国美和苏宁挤压供应商时没有什么不同。
JD.com确实在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一位供应商回忆说,在过去,尽管JD.com也遭受了损失,但它仍然允许供应商赚钱。例如,一个50元的产品在JD.com卖了80元钱,供应商和JD.com各赚了15元。虽然这15元不能支付JD.com的费用,但JD.com仍然允许供应商赚取15元。然而,目前,JD.com会要求供应商给自己25元,而只给供应商一个空的利润,这导致许多有经验的电子商务供应商不再愿意与JD.com合作..
供应商说,为了继续签订合同,JD.com拖欠了货款。在他看来,JD.com不是一个价值创造者,而是一个“机会集合体”。融资后,大量资金将投入到仓库建设中,一定数量的资金将投入到交通和广告中。垄断客户资源后,会向上游索要大量异常资源,导致“杀鸡取卵”的结果。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京东商城低价策略渐褪色:约四成产品售价较高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102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