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如何流量经营
本篇文章3025字,读完约8分钟
进入3g时代以来,随着3g的爆炸式增长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流量大幅增加,超出了运营商的预期。然而,大量的流量只产生了很少的经济效益,而有限的移动频谱资源却被大量占用,这就像“黄金卖煤的价格”。
另一方面,无论是在移动网络还是固定网络中,语音通信市场目前已经饱和,基于语音通信的短信、CRBT等增值业务一直在下滑;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电信运营商的数据流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流量已经成为运营商最有价值的增长点。
对于运营商来说,流量是未来收入的来源,也是未来成功的基石。如果交通管理做得好,运营商将不会成为管道。从电话流量管理到交通管理,它是运营商的最佳选择;专注于流量管理和挖掘数据流量中包含的价值已成为运营商的唯一选择。
然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运营商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网络、计费、终端和服务提供等。这是一个运营商需要加快创新和整合的时代。变革的阵痛已经开始,运营商正在经历集体变革。交通管理将改变通信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和竞争模式,要求运营商进一步增强其控制产业链的能力。
如何加快整合和创新,把握交通时代的机遇,恢复数据交通的真正价值,是运营商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交通管理:突破互联网之谜
“交通管理”正成为中国运营商转型的新焦点。作为一项涉及整个通信产业链各方面的重大系统工程,向交通管理的转变已经开始。然而,如何进行交通管理以及运营商能否成功运营交通,对大多数记者来说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交通管理”日益成为中国运营商转型的新焦点。继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去年下半年明确表示未来将重点关注流量管理之后,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不久前也在内部论坛上提出了流量管理的概念:“进一步突出互联网手机的概念,注重流量管理,开辟智能渠道和平台。”他强调,数据流量不是灾难,而是收入增长的新引擎。
然而,尽管“老大哥”一再强调,在交通管理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准备,甚至运营商能否在交通管理方面取得成功,对大多数记者来说仍然是一片迷雾。
流动冲击波
数据流量对通信网络的影响是“流量管理”问题的根源。
使用3g终端后,大多数用户最明显的感觉是,花在无线互联网接入上的时间远远超过花在语音通话和短信上的时间。现在他们最关心的是每月的交通费用。
对于运营商来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最大的问题是数据服务的爆炸性增长。按照王建宙的说法,这种增长不是20%、30%,而是300%、500%、600%。然而,无线网络的频谱资源是有限的,无论现有网络如何扩展,都无法满足数据业务爆炸式增长的需求。
据统计,从2007年到2009年,全球移动语音流量增加了两倍,移动数据流量增加了18倍。据咨询公司informa称,从2008年到2013年,数据业务收入预计将稳步增长180%,但数据流量将增长17倍。
收入的线性增长和流量的几何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新兴业务的边际收入正在迅速减少。据估计,全球运营商每千兆字节的平均收入已经从5600美元下降到只有11美元,即每兆字节的收入只有0.01美元,而中国的情况更为严峻,因为中国的3g起步较晚,甚至在网络建设初期就遇到了智能手机的挑战。电信规划研究院的专家吕新杰告诉记者,一些研究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移动数据流量高于移动语音流量,但移动数据流量收入不到移动语音收入的十分之一。
对于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通信行业来说,做好“流量管理”,将流量转化为收入是必须的。
交通管理不是商业交通费用
事实上,运营商多年来一直喊着“主要经营语音业务”到“主要经营数据业务”的口号。然而,在具体运营方面,运营商也遇到了自身的瓶颈——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整体业务模式是基于语音流量运营,无法很好地运营数据流量。
仅从数量上看,中国运营商的数据流量收入近年来大幅增长。以中国移动为例,交通费用收入在非语音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从2006年的3%上升到2010年的20%。
然而,从定性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运营商存在许多隐忧。
在当前的网络应用中,无线网络和固定网络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大带宽用户”占用过多的网络带宽和容量,导致网络拥塞和网络质量下降,但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增长。中国电信移动建设司副司长沈绍爱表示,中国电信cdma网络80%的流量来自一些大城市的30%用户,其中数据卡用户的流量是智能手机用户的25倍。
电话流量管理的基础是面向通信连接;然而,数据服务需要始终在线。一方面,电话流量发展的动力来自“人口红利”,另一方面,来自电话流量的增加;数据流量的增长更加复杂,更高的流量可能不会带来更高的收入。流量资源的分配是预测+冗余;而数据流量占用资源并“尽力而为”。电话业务承载的业务只有一个语音呼叫,但数据业务承载的业务有数千个...
事实上,运营商与用户或互联网公司在数据服务上的诸多纠纷,如“占用资源过多”、“窃取流量”、“未能兑现网速承诺”等,都源于这两种理念的根本出发点之间的冲突。然而,在当前的大趋势下,语音服务正在衰退,互联网代表着未来。运营商只能向数据服务模式靠近,而不能反过来。因此,要做好“交通管理”,首先必须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
上海移动副总工程师孙达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道资源的最大化是交通管理首先要提出的问题。首先,需要合理配置;第二,必须开放移动互联网用户来源和信息来源;第三,在网络中建立流量控制系统;第四,有一个分发系统,它会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页面,并将页面推送到终端最近的一端,从而使资源更加有效,渠道更加合理。
交通管理并不等于运营交通费,它需要一个更加精细化的运营,这是一个涉及整个通信产业链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需要从“概念”转变为产品
运营商转变交通管理是如此复杂,以至于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质疑。
电信专家王煜全认为“流量管理”很可能与运营商之前提出的“转型信息服务”概念相同。虽然这听起来非常正确,但它在实施时无法找到一条明确的道路,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他告诉记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电信运营商发现自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时,他们自然会从自身做起,挖掘自身资源的潜在影响力,提出新的理念,其中‘流量管理’就是其中之一。但这仍然是甲方思考的产物。事实上,用户需要的是新东西,而不是新概念。苹果iphone是用户想要的新事物,所以现在苹果是甲方,运营商不再是‘甲方’,但按照‘甲方的想法’玩还是很困难的!”
中国联通市场部综合业务部经理杨晓春告诉记者,目前,运营商对所谓“流量管理”的讨论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偶尔,一些标准普尔或主要客户会提出要求,但在如何将流量转化为销售产品的“市场端口”上,仍然没有任何进展。
数据流量是否会成为电信运营商业绩的下一个增长点、通信业务利润的吞食者、口碑的毁灭者,还是电信运营商从繁荣走向衰落的起点,取决于记者的努力。
思考一个
分流、限制还是排水?
面对网络中巨大的数据流量,运营商正在寻找对策,可以概括为:分流、限流和排水。
分流是目前国际运营商采用的主要手段,即利用wifi网络分流3g/4g网络的流量。目前,世界上苹果iphone 60%以上的流量是由wifi网络共享的。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利用更便宜、更丰富的光网络资源来缓解无线频谱资源的限制。然而,实施这一战略的一个结果是,运营商越来越难以从提供网络资源中获得收入,并且越来越被终端和应用供应商边缘化。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电信运营商如何流量经营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0484.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数字营销步入“受众网络”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