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互联网扎堆赴美上市原因:创业板仍不够给力
本篇文章1317字,读完约3分钟
编者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新一轮海外上市即将到来。在这种趋势下,当当网、优酷网、Renren.com和网秦都成功上市融资。与短期上市成功的喜悦相比,如何在长期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更为重要,如何使企业的业绩长期“红”并承担资本的重量...Zhongxin.com证券频道将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旨在为网民剥离网上企业海外上市的各种表象,看清事实的本质。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据中信网证券频道综合报道,Renren.com、网秦等国内互联网公司近日在美国上市,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企业为何集体赴美上市以及被称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创业板为何没有成为这些企业首选的思考。分析师认为,这表明创业板不够强大。
现象:互联网公司粉碎了在美国的第四轮上市
随着百度、搜狐、新浪、网易、携程、腾讯、盛大、金融、无忧未来、阿里巴巴和巨人等互联网企业的海外上市,中国互联网企业再次掀起了在美国上市的浪潮。Renren.com、网秦、嘉园、Phoenix.com、Tudou.com、Taomi.com和迅雷计划分别于5月4日、5日、11日、12日和5月中下旬在美国上市。
据业内人士称,今年应该是中国互联网股票的第四波海外上市。第一波上市发生在1999年至2000年,这是新浪、搜狐和网易的门户时代;第二波是从2003年到2004年,包括携程、腾讯、盛大、金融板块和无忧未来;第三波是在2007年,包括阿里巴巴和巨人。
分析:为什么放弃创业板并在美国上市
对于任何公司来说,上市融资都是寻求发展资金的重要途径,在同等条件下,本地上市肯定是更好的选择。然而,目前中国互联网公司更倾向于在海外上市,比如人人网。为什么他们不选择“本土”创业板,而是去美国的纳斯达克?原因是什么?
首先,美国人更认可中国概念股。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Zhongxin.com证券频道采访时表示,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很受欢迎,因此可以想象,中国概念股在美国上市可以“卖出”比在国内创业板上市更好的价格,而且“卖出”越贵,企业获得的融资就越多。上工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兼律师陈海洋也告诉Zhongxin.com证券频道,it行业是高科技行业,也是风险投资行业,国内资本对风险投资的兴趣远不如美国投资者。
以人人网为例。例如。尽管它自称是“中国的facebook”,并明确告诉美国投资者“我是facebook的山寨版”,但它仍比预期多筹集了7.4亿美元。
其次,纳斯达克上市条件相对灵活和宽松。陈海洋指出,it行业在初始阶段往往难以盈利,无法满足国内上市条件(盈利),而纳斯达克则宽松得多(即门槛相对较低),更多的是关于增长。李大霄还认为,国内创业板对财务指标的刚性要求相对较高,这限制了这些企业的a股上市。
陈海洋将国内创业板上市条件与纳斯达克上市条件进行了比较。国内创业板上市公司近两年连续盈利,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并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盈利,净利润不低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发行前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纳斯达克的上市条件更加灵活。如果满足三个标准中的一个,将指定上市条件。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解析互联网扎堆赴美上市原因:创业板仍不够给力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0224.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