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市副市长蔡赴朝履新广电总局局长
本篇文章1220字,读完约3分钟
昨天,原北京市委常委、中宣部部长、北京市副市长蔡作为广电总局局长首次亮相天津代表团,参加了“十二五”规划的讨论。
昨天,记者从天津代表团那里证实了这一消息。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率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人民大会堂与天津代表团进行了座谈,并与NPC代表讨论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一位出席论坛的代表告诉记者,在论坛之前,NPC代表收到了一份出席会议的领导人名单。在名单上,“蔡对朝鲜的身份”一栏明确指出,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去了朝鲜。这位天津驻京代表说,他熟悉北京的领导人,看到这份名单后很惊讶,“因为我没有看到蔡去朝鲜转到广电总局的消息。”
另一位与会者告诉记者,他当天就广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计划。出席会议的中央领导人李长春听了蔡的建议后,对他说:“你们广电总局要研究代表们提出的意见。”
此后不久,另一位NPC代表也提出了电影和电视的问题。李长春再次主动表示:“我会回答,蔡刚刚在朝鲜上任,我对这些情况比较熟悉。”
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忆说,当天参加会议的部委领导没有发言,蔡到朝鲜认真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并做了记录。
记者昨天查询了广电总局的网站,但是广电总局领导的栏目还没有更新。其中,“领导窗口”栏目下还陈列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泰华”。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65岁的王泰华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而两位领导人应该还在交接过程中,所以官方还没有正式发布消息。
字符
蔡访朝:从记者到广电总局局长
“直节霜竹青虚心,春洗月指零陵。中国发生了多少事,为莫于今的声音买单。”
这位以霜竹、灵泉、清月为意象的诗人,就是前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北京市副市长蔡。
三十年来一直附在文字上
蔡到朝鲜后,又写了一首七行诗,诗中有六个注解,只有四行七个字。大量引文被引用,这超出了业余文人的能力。
看着蔡去韩国时的简历,不难得到答案。蔡在韩国学习和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文字打交道。
根据简历,蔡去了韩国,1951年4月出生于北京。1971年7月参加工作,1979年4月入党,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在职研究生,文学硕士,高级记者,主编。
根据蔡的简历,他去朝鲜是在北京宣武联运包装厂工作,后来在宣武区交通局宣传处工作。1979年加入《北京日报》,先后担任记者、工商部副部长、财贸司司长、编辑部主任、编委会委员、副总编等职务。
蔡在《北京日报》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去了朝鲜,调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宣传部部长,开始主管宣传思想工作。
2000年2月,他被提升为中共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常务副主任。自2002年6月以来,他一直担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2008年1月,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北京市副市长,分管文化、文物、精神文明建设。
今天,蔡赴朝出任广电总局局长,继续走在与文化密切相关的道路上。
事实上,在这些职位的背后,他也是一名京剧编辑。这些感伤的诗是他参加京剧活动时即兴创作的。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原北京市副市长蔡赴朝履新广电总局局长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961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