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与被人肉 还需网络监管给说法
本篇文章854字,读完约2分钟
人肉搜索作为近年来互联网上的新兴事物,出人意料地发挥了公民监督和舆论表达的作用,同时也因其网络暴力和对个人隐私的亵渎而受到广泛批评。2010年,人肉搜索仍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但与过去不同的是,人肉搜索的监管开始被提上日程,中国许多地方政府寻求立法遏制“人肉搜索”,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信息共享“有助于”人肉搜索
从“女人虐猫”事件、张殊凡事件、“死亡博客”事件、“华南虎”事件、“林嘉祥调戏女孩”事件、周久耕香烟门事件,这些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都显示了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2010年,人肉搜索依然繁荣强大,人肉搜索的力量依然强大,如探索犀利哥的人生经历、在微博上捕捉强奸之门、小月亮与月亮事件等。
人肉搜索引擎之所以以“人肉”命名,是因为它不同于百度、谷歌等机器搜索技术。它利用人际网络和人类的参与来净化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并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寻找答案。
硬币的两面:在监督和暴力之间徘徊
人肉搜索就像一把双刃剑,被贴上“反腐败武器”和“社会正义和道德卫士”的标签,而对他人隐私的忽视和践踏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网络暴力。网络就像一个扩音器,任何微弱的声音都因其可扩展性而被无限放大。一旦个人信息被公开,生活会受到严重干扰,这可以想象当事人的心理压力,而隐私泄露所带来的潜在危险也令人不寒而栗。
如今,当网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件时,他们一定会被称为“人肉”,想快点死。一方面,他们在发泄情绪方面发挥了作用。然而,如果发展到践踏他人权利的地步,显然无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无助于形成理性的价值观,无助于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公民的基本素质。
网络监管被提上法律议事日程,细节有待完善
由于人肉搜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和隐私权等民事权利,相关法案的颁布无疑会给人肉搜索增添一道“魔咒”,这对规范人肉搜索、保护个人隐私、增强网民维权意识大有裨益,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应该说,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细化,人肉搜索将被纳入法治的轨道,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网络监管中的积极意义,促进网络规则的形成。
标题:人肉搜索与被人肉 还需网络监管给说法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9098.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