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转战硬件堪忧
本篇文章3838字,读完约10分钟
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做硬件,并转移到一个新的战场。包括乐视在内的许多公司只移植自己的应用或服务,但只有少数公司有硬件经验。互联网公司转向硬件的前景尚不明朗
如今,互联网公司不得不在硬件上加大投资。
日前,Letv.com CEO贾跃亭宣布,他将进军电视市场,推出“乐视电视”(LeTV TV TV)的超级电视,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也就是流行的说法“大视频”。如果是这样,乐视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家推出自有品牌电视机的互联网公司。
10月14日,很多记者收到了乐视的邀请函,称10月19日是“颠覆日”,并在当天晚上宣布停牌,引发了很多猜测。据行业分析师称,“乐视此举显然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方式。”然后,通过媒体,我说我真的想成为一个电子商务,我还说我想买搜狐视频或pps。最终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是电视。
据《金融中国》记者报道,乐视已确认与鸿海集团在网络智能电视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目前,乐视电视样机已经制作完成,即将面市。此前,乐视的网络智能电视“乐视电视”机顶盒已经在富士康很多工厂销售,即富士康员工可以以优惠价格购买富士康电视和乐视电视的捆绑产品。
大视频背后
网络电视自始至终都是三网融合的先锋,受到电视厂商和网络视频内容提供商的高度期待,而乐视则是进入网络电视的一朵奇葩。正如其高管所说,有必要用互联网精神重塑电视,打造一个“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一体化超级电视。也许这种“乐视模式”已经带来了足够的勇气来颠覆电视行业。
乐视从视频开始,一直致力于构建整个产业链的业务系统,也被称为“乐视模式”。首先,在平台方面,乐视搭建了领先的云视频开放平台;其次,在内容方面,乐视建立了几乎是业内最全面的影视剧版权库,不仅拥有9万部电视剧和5000部电影的在线版权,还试图通过乐视兄弟乐视影业平台打造“乐视”。“自制”品牌,每年制作和发行近30部大片;最重要的是,在终端,乐视此前已经推出了一批高端互联网智能机顶盒;此外,乐视还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电视应用平台乐视商店。
贾月亭认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构成了乐视完整的生态系统,为乐视电视超级电视的推出奠定了基础。乐视进入电视市场,使其产业链更加完整,这也是乐视普罗米修斯计划的关键一步,即完成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电视、影院五大屏幕的全面覆盖。
现在乐视有很多内容,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分销商。例如,网易已经花了大约2亿元人民币与乐视合作。
谈到平台,用户首先想到的是应用商店。乐视的乐视商店自然会让人们想起早期的ugc,即用户生成内容。然而,残酷的现实证明,虽然视频网站的用户很多,但制作的内容并不好。内容为王,最后,电影和电视剧为王。最终,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不得不在内容版权采购上花很多钱。
内容版权费已经成为除视频网站宽带费用之外的最大投资。在2010年和2011年,主要视频网站被抢购一空,热门电视剧的版权费上涨。由于版权成本高,用户在看45分钟一集的电视剧时,不得不看45秒的广告。2012年,优酷土豆与搜狐爱奇艺腾讯合并结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容版权的价格。
乐视平台计划覆盖在线视频、电子商务、教育、门户和旅游等各种企业的客户。除了在线视频,乐视还没有解释电子商务和门户是如何整合到平台中的。
颠覆站不住脚
截至目前,乐视已在公告中披露了“乐视电视”超级电视的相关信息,公司将与代工厂商和资金方联系,探讨可行的合作形式。乐视目前的市值为85.61亿元(峰值时超过100亿元)。如果这一行动得以完成,这将是乐视继首次发行a股公司债券后的又一次重大资本行动。“乐视和产品供应商可能涉及战略和资本层面的合作。像鸿海这样的公司也希望利用与乐视的合作来开拓互联网领域的布局。”一位分析师告诉《金融中国》的记者。
当其他视频网站仍在亏损时,乐视继续盈利;当其他视频网站被锁定版权时,它有权发行电影和电视以提高价格;虽然其他视频网站仍然站在广播电视行业之外,但它已经成为电视制造商。乐视的模式可以概括为深度内容和渠道分布。这种类似垄断的模式使其具有其他视频网站无法比拟的盈利能力,但它也面临着挑战。
同样的打击和考验又来了。2012年3月,优酷土豆合并,以增强版权的议价能力。过去,乐视可以和土豆讨价还价版权费,但土豆合并后,他们对乐视版权的依赖逐渐减弱。对乐视更不利的是,合并和联盟的案例不止一个。2012年4月,乐视的竞争对手爱奇艺、搜狐视频和腾讯视频达成协议,共同成立“视频内容合作组织”,共同购买新的版权内容,并就购买的版权进行合作。乐视斥资2000万元独家收购《甄嬛传》版权,遭到这三家视频网站的抵制,乐视版权分配困境凸显。
在2012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四家视频客户公司,暴风影音,pps,pptv和凤兴。他们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以一种温暖的方式进行攻击,试图在不断增长的在线视频蛋糕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背景下,乐视的转型是最后一站还是锦上添花?事实上,乐视的信心,除了其自身的在线媒体内容,在国内上市公司的地位中可能更为重要。近日,Letv.com向其子公司乐视致新注入了与乐视电视业务相关的资产和部分现金,施乐控股直接向乐视致新增资2828万元现金。乐视致新将在智能机顶盒和智能电视两大领域全力以赴,颠覆电视行业。几个月前,乐视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乐视致新增资不低于1亿元。乐视致新将与产业资本和战略投资者进行深度资本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机顶盒和智能电视的开发。由此可见,乐视希望通过其超级电视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实现其“颠覆性”形象。深圳未来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雅军告诉《中国金融》记者:“乐视面临的挑战是能否提供足够的内容资源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次,其商业模式目前只是将互联网界面从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转移到电视机上。考虑到前面提到的电视机在家庭中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明显削弱的因素,这种模式是否能够吸引足够多的消费者为此付费,还有待讨论。”因此,说“颠覆”还为时过早。
新的硬件战争
从依赖版权发行模式到销售电视,乐视似乎有点突然。但这是一场战争,一个新战场的出现意味着我们可以在进攻之前更好地击败对手。王雅军向《金融中国》的记者提到,“在这场战役中,主要是为了争夺移动互联网的主导权。”应该增加苹果、谷歌、微软,或许还有黑莓。几个主要操作系统背后的领先企业拥有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很难预测这场战争的结果。王雅军还表示:“面对越来越多的‘战斗人员’,这也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市场能否容纳这么多生态系统的问题。”
如今,除了乐视的转型和硬件投资,最成功的是苹果。它拥有“互联网内容+硬件”生态系统模型最强大的应用。基于这种极其流行的体验,它建立了一个以应用商店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并扩展到云计算等新领域。它的突出地位在短期内不会动摇。此外,亚马逊正在赶上其巨大的内容资源,并发布了一些平板电脑。另一个“失败者”微软也发布了一款平板电脑,有传言称它将很快发布自己品牌的智能手机。微软广泛的商业企业用户群和与办公软件系统兼容的内置应用将是微软硬件的杀手。
回顾中国,国内互联网公司发布属于自己品牌的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中国几乎所有知名互联网公司,包括百度、盛大和奇虎,都已经或正在推出自己的手机品牌。对于这些互联网公司来说,通过拥有自己的手机品牌,他们在与硬件制造商的合作过程中获得了主导地位,并在手机中预装了自己的特殊应用,从而达到了控制互联网门户和约束手机用户互联网消费习惯的目的。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捆绑用户的尝试仍然很难称得上成功。王先生向《金融中国》记者解释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空的用户体验不大,二是资源有限。”目前,这些手机都使用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整体用户体验基本相同。没有多少空留给互联网公司去改善硬件用户体验。所有的手机都进入了“争硬件、争口水”的怪圈,在硬件项目上几乎不可能获得稳定的利润。其次,在软件方面,各互联网公司的资源有限,R&D软硬件技术力量有限。它只能基于其现有的互联网内容资源开发几个相关的应用程序,并将它们构建到系统中。这些应用大多拥有普通用户体验,因此无法与其他品牌的手机区分开来,也无法实现互联网公司所期望的绑定用户和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的目标。
然而,所谓的互联网公司做硬件和移动到一个新的战场。许多公司只移植他们自己的应用程序或服务,而只有少数公司有硬件经验,所以他们不得不对互联网公司转向硬件的前景表示担忧。
时间决定一切
只有时间才能看清楚这一切。这并不是说互联网公司不赚钱就转向硬件。以快播大屏幕为例,成本约为300元,初步估计售价为成本价+运费,即不超过400元。一位业内人士向《金融中国》记者透露,“随着硬件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如果出货量达到一百万,采购成本将下降20%;达到数千万的水平将会减半;如果你达到1亿的水平,它将下降到三分之一以下。”
当然,进入硬件领域也必须承担必要的风险。对于这些互联网公司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库存,一旦库存过多,压力会很大。因此,现在大多数公司都有预售系统,这是互联网公司的优势。
美国著名网络杂志《连线》(Wired)的创始编辑凯文凯利(kevin kelly)曾说过:“能够颠覆一个行业变革的决策者往往是另一个行业的后起之秀。”然而,这位冉冉升起的人的诞生宣告了一场战争的来临,但只是过了一段时间才看到这场战争的残酷和它的未来。
标题:乐视网转战硬件堪忧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863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迅雷看看用户覆盖量居行业前三
下一篇:国产面板10代线或面临“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