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招认三宗“最”
本篇文章2556字,读完约6分钟
如今,计算机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如果有人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这可以被归类为“代沟”现象。然而,如果一个同学问微软是做什么的,那肯定会让人觉得是“第二”,因为自从个人电脑诞生以来,“微软”可以在任何有“个人电脑”的地方使用,所以很多用户把微软视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脑制造商。
“循环大脑运动”
作为世界级的it企业,微软有太多值得期待的新技术。当人们第一次接触微软视窗系统时,它的统治地位是随着鼠标的噼啪声而确立的:它给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体验,每年一度的技术会议是微软展示其新武器的舞台。
始于1989年的Teched在全球范围内发布并充分展示了微软的新技术,并预测了这些技术将给行业带来的影响。Teched已经成为全世界软件开发人员的学术活动之一,因为它的独特魅力为企业和个人的技术发展带来了价值。
一位多次参加微软技术大会的网民在博客中写道:微软的技术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它可以期待技术和商业化的最佳结合。另一方面,Teched去除了沉重的商业石油,为it专业人员、软件开发人员、信息工作者和技术决策者搭建了一个沟通平台,让他们了解新技术趋势,并从技术角度展望行业前景。
自1994年首次进入中国以来,teched已举办了10多次会议,与会人数从最初的600人增加到今天的数千人。提供的课程已从24门增加到100多门,涵盖安全、管理、协作和生产力解决方案等热门话题,由微软技术专家和行业精英担任讲师。随着课程和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teched本身已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专业品牌。
微软(Microsoft)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表示,虽然公司已经是一棵参天大树,但每年仍要在技术创新上投入大量资源,但并非每次都能听到粉丝们的掌声,往往是“赔钱赚钱”的嘲笑。然而,微软对此并不沮丧,因为微软的每个新部门都是在亏损中成长起来的。在中国,它需要做的是在桌面软件领域保持绝对的“第一”地位:即使它想要盗版,它也想窃取微软的。
关于微软的报道很多,其中至少有一半质疑微软的创新能力:微软已经进入中年,似乎离廉颇老的日子不远了。然而,有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微软不仅是一家技术公司,还是一位营销专家:它正以高超的“循环大脑运动”吸引顶尖的技术人才,引导人们对计算的认知,进而巩固用户的忠诚度。这也是鲍尔默向我们“坦白”的第一个“最多”的微软。
“软硬兼施”
毫无疑问,windows和office已经成为微软控制的计算机市场的“大杀手”。但事实上,微软的产品还包括服务器和开发工具,甚至将其触角延伸到硬件领域,如鼠标、键盘、平板电脑和游戏设备——几乎吞噬了一切。
微软正在以一种微妙的方式扩张其领域。然而,微软的字典里似乎没有“烟”这个词,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只有不断挑战自己,他们才能巩固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
2007年9月,微软(中国)R&D集团深圳园区正式开业。直到那时,中国公众才意识到微软还有一个神秘的“硬件花园”:它不仅是微软软件业务的最佳合作伙伴,而且它的设计理念和制造技术将对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微软一直只生产盈利性和战略性产品,如音乐播放器和游戏机。虽然这些领域有很多大师,世界上也有很多顶级品牌,比如索尼和苹果,但微软并没有放弃“分蛋糕”的权利——它坚信这些领域将在未来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娱乐。
普通个人电脑和外围产品的利润少得可怜,但微软可以保持其硬件业务的高速增长。尽管几乎每一款微软硬件产品都标有高价,但它仍然拥有大量粉丝。这个秘密是基于坚实的基础研究:不管一个硬件产品看起来多么普通,总会有一两个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指标。
在微软的设计理念中,电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以前,计算机基本上用于工作,硬件产品侧重于舒适和控制;如今,电脑越来越多地参与人们的娱乐活动。针对数字家庭的产品旨在让用户在高效工作的同时享受生活和乐趣。
据说全世界微软用户的硬件体验掌握在一个由900名工程师组成的设计团队手中。微软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制造检查和控制管理系统——即使是一个小鼠标也必须经过人体工程学测试、数百万次点击和数万公里的滚动测试才能诞生,这可以称得上是微软的第二“最好”。
人才“温室”
建立世界顶尖研究机构和世界友好基金会是微软帝国创始人比尔·盖茨目前最热衷的两个项目,它们都与人才密不可分。盖茨奖励后代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每次年会,他都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冉冉升起的明星”来家里烧烤。
我记得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10周年庆典上,盖茨笑着解释了微软在中国的“雄心”,他说:“微软是一个全球性的企业,它的成功取决于我们从世界各地吸引顶尖人才的能力。”这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基本理念——汇聚中国乃至亚洲最聪明的人。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微软独特的专业技能、创意和资源,他们可以专注于带来新的突破和发现。”对他来说,微软亚洲研究院是他来到中国的最大成就,就像他在一个简陋的车库里创建微软一样。
微软亚洲研究院成立于1998年11月,现已发展成为微软最大的海外研究机构,拥有近1000项专利和数百项技术改造,并在国际知名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了3000多篇论文,孵化了微软亚洲工程院和搜索技术中心等重要机构。
在短短的十多年里,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大中华区的十几所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仅“明日之星”实习项目就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实习生,30多万名学生受益于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各大学联合开展的各种合作项目。
一位实习生说,微软研究院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从来不需要考虑经济利益,许多听起来不可思议的想法都可以付诸实践。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成就,盖茨才能够轻而易举地抓住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并在未来巧妙地将它们变成微软的“人才”。
该研究所是盖茨在中国的智力工厂。他正在开发亚洲的人才资源,影响着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在美国职场有一句流行的谚语:因为品牌而加入公司,因为老板而离开公司。在微软,如果有这样一个一直关心人才的“虚拟老板”,还有谁会轻易离开呢?因此,盖茨是微软的第三“最”。
也许对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自己掏腰包建立创新型现代研究机构还很遥远,但管理者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远见和头脑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标题:微软招认三宗“最”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844.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