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磁县发现汉至宋古墓群 印证古人“源水而居”
本篇文章517字,读完约1分钟
邯郸市文物局24日透露,河北省文物局等部门最近在邯郸市磁县发现了47座汉宋墓。目前,已抢救出24座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据河北省磁县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赵雪峰介绍,这次发现的古墓位于磁县双庙村西南500多米处,漳河以北约2公里处。陵墓建在水边,这符合古人“以水为生”的思想。
经过初步勘探和调查,发现该借土区有47座古墓葬,分属汉、唐、宋三代。目前,已有24名文物工作者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汉墓20座,唐墓3座,宋墓1座。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铁器、青铜器和一些金器。
赵雪峰说,出土文物中有近20面汉代铜镜,其中70%可以修复,有些镜上有清晰的天干地支文字和精美的图案;汉代出土的龙柄铜铁精美传神。古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汉代使用的陶罐,一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精美的唐三彩陶罐。
赵雪峰说,从出土的24座古墓的形状、规格和出土文物来看,这些古墓的主人不是普通的平民。目前考古发掘尚未完成,考古资料仍在整理中,所以出土文物的价值尚未确定。
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星认为,中国古代在选择皇城选址和修建皇宫等重要建筑时,总是考虑水系,这不仅是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蕴含着古人对水的美好希望。漳江边大型古墓葬的发现,印证了古人“以水为生”的思想。
标题:河北磁县发现汉至宋古墓群 印证古人“源水而居”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56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