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早年顶级论文曝光治学创业其道一也
本篇文章1174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早年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帕米》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在国内计算机工程师中悄然流传。根据作者的调查,本文发表于1996年,主要集中于光学字符识别(ocr)模型的选择和集成,撰写于1993年,当时李彦宏还是一名研究生。
IEEE模式分析和机器智能杂志的全称是IEEE模式分析和机器智能杂志,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世界顶级杂志。在帕米发表的论文仍然被用作选择博士后的指标。作为一名研究生,李彦宏能够完成这样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让习惯于他的企业家身份的人感到惊讶。
1993年5月,研究生李彦宏因创新ocr算法赢得了他实习的普林斯顿松下信息技术研究所的注意。实习结束后,松下决定破例继续雇佣他在学校做研究。后来,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李彦宏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并在帕米发表了题为“光学字符识别中图像缺陷的验证”的论文。
1994年,李彦宏发表了一篇题为《论定性搜索引擎》的论文。这时,他发现“超链接上的文字是链接网页的描述,超链接和网页之间的相关性可以通过这个描述来计算。”在此基础上,1997年2月,李彦宏正式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了超文本文档检索系统和方法专利(专利号5,920,859)。这也为他放弃美国绿卡回国建立百度奠定了技术基础。
1998年,30岁的李彦宏在第七届万维网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如何在网络搜索中发现垃圾邮件”的演讲。后来,当时仍在斯坦福大学学习的谷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坐在观众席上。会议期间,他们还询问李彦宏如何将搜索引擎商业化。不久之后,谷歌诞生了。引人注目的是,当佩奇申请专利时,pagerank与李彦宏之前申请的Hyperchain Analysis专利相似,因此美国专利商标局直到2001年才批准pagerank申请。由于谷歌在eplex中披露了自己的传记,这件轶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十年后,当万维网之父蒂姆·邦纳斯·李在第17届万维网大会上遇见李彦宏时,他告诉李彦宏,他在第7届万维网大会上的演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1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前副主席、信息科学部主任彼得·弗里曼(Peter Freeman)发布的《计算机发展史》(History of Computer Development)报告中,李彦宏成为唯一被提及的中国学者,他与发明了tcp协议的罗伯特·卡恩(robert kahn)和开创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新时代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一样出名。在他们看来,李彦宏不仅是百度的领导者,还是一位对行业有着深远影响的技术专家。
今年9月,李彦宏应邀出席了第18届acmsigkdd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多年后,他仍然将ocr视为“互联网行业九大难题”中的第一个,并让人们仿佛看到了在松下实验室大放异彩的年轻中国学生。十多年来,他一直热衷于技术和创新。
标题:李彦宏早年顶级论文曝光治学创业其道一也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525.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互联网反垄断联盟再质疑百度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