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紧缩东莞裁员 国产手机获发展机遇
本篇文章1757字,读完约4分钟
手机巨头诺基亚的转型显然并不顺利。据悉,10月初,其芬兰总部大楼将被出售,以节省资金和筹集资金。最近,诺基亚的紧缩政策已蔓延至其在广东东莞的工厂,近100名员工被解雇。
诺基亚裁员蔓延至东莞
最近,我从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了解到,8月至9月期间,该公司解雇了近100名员工,这是该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首次集中裁员。
“东莞诺基亚拥有约6000名员工。集中裁员涉及多个部门,但没有提前宣布具体的裁员。”诺基亚东莞信息部专员维利(Villi)表示:“目前,所有被解雇的员工都已离职,现有员工也做了一些调整。”
东莞工厂是诺基亚重要的功能手机生产基地,产品远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6月,诺基亚公开宣布,将在2013年前在全球裁员1万人,并关闭欧洲的一些工厂,计划到2016年节省16亿欧元的生产成本。
根据诺基亚的财务报告,该公司已经连续五个季度亏损,包括今年第二季度净亏损14亿欧元。
“裁员计划是2011年2月制定的全球战略转型的深化和延伸,中国也在今年7月进行了一些调整,以简化组织结构。”诺基亚中国公关部主任高翔表示,在手机行业的激烈竞争下,诺基亚迫切需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东莞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裁员的影响;另一方面,战略转型也要求企业加强产品创新,赢回市场。
“移动帝国”错过了“智能时代”
据业内人士称,落后于手机的“智能时代”是前手机巨头诺基亚失败的主要原因。
“因此,自封的塞班操作系统、终端平台服务跟不上用户需求,新产品开发缓慢、老产品推广能力不强,是诺基亚在手机市场失利的根本原因。”易观国际智库的行业分析师李彦谚表示。
李彦谚表示,诺基亚衰落的背景是,该行业正处于一个智能机器逐渐取代功能机器的时代,移动终端正逐步从简单的通信工具平台化,以承载更多的多媒体和娱乐服务。
诺基亚曾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但由于其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后见之明”,未能及时调整产能结构和创新,输给了智能手机领域的“菜鸟”。
根据idc发布的一份报告,诺基亚的智能手机仅占全球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的6.6%,而三星和苹果合起来占了总出货量的近一半。
高翔表示,东莞工厂将继续充分发挥传统手机制造商的优势,专注于功能性机器的丰富和多元化生产,但诺基亚已经专注于开发智能手机和地理位置服务,以便通过差异化竞争提高盈利能力。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Xi·杨君认为,诺基亚的“东山再起”面临诸多挑战,这不仅需要引领技术水平,还需要通过创新引领新的消费趋势,这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国内手机行业应该抓住机遇
据接受采访的专家称,诺基亚的兴衰反映了电子消费品向“智能”的演变和创新,未来行业的洗牌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国内手机制造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市场机遇。
目前,国产品牌智能手机的销量接近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的一半。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0年底的23.8%上升到2012年第二季度的57.5%,环比增长率为22.5%。
然而,在高市场份额的背后,国内手机过度依赖运营商补贴、低端品牌和微利的空,发展质量令人担忧。
艾传媒咨询(Ai Media Consulting)首席执行官张毅表示,虽然在智能时代,国产手机具有成本低、销售渠道多元化、售后服务完善等优势,但其生产仍依赖于解决方案提供商,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和渠道的竞争成为厂商的选择,这使得手机价格越来越低,利润越来越薄。最后,每个人都没有力量去竞争。
李彦谚认为,缺乏创新能力可能导致诺基亚在国内手机制造商的悲剧。“目前,国内手机的研发仍停留在‘跟随’阶段,显示器、处理器等核心技术落后于国外巨头。如果类似功能的机器被智能手机取代,国内手机制造商能否跟上这一趋势将是一个问号。”
然而,与国外手机巨头在R&D的长期积累相比,国内手机制造商在短期内改变R&D的贫困状况显然是不现实的。Xi·杨君认为,国内厂商应该在“生存”的基础上增强市场前景,及时优化产能结构,把握市场机遇,并据此更新产品设计,从而逐步打破“同质化”的现状。
张毅建议,国内手机应探索差异化产品定位,利用现有技术开发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手机;在渠道方面,要积极利用网络营销实现渠道多元化;更重要的是,在盈利和生存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提前增加技术储备,以便及时把握市场机会。
标题:诺基亚紧缩东莞裁员 国产手机获发展机遇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7361.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亚洲最大苹果零售店落户北京王府井
下一篇:小米将推电视盒 最快明年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