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技精英论道科技创新与合作
本篇文章647字,读完约2分钟
9月14日,在2012中关村论坛年会圆桌会议上,来自国内外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科技服务界的代表围绕“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这一主题,通过对话互动,深入探讨了各创新主体在全球创新合作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如何解决创新合作问题,实现共赢。圆桌会议由国际科技园协会总干事路易斯·桑斯主持。“我在科技部工作期间,一直非常重视国际科技合作,我认为这是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教育、文化、体育委员会主任徐冠华说,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国创造了创新的生态文化。在不断的国际合作中,大家达成了共识,这对改变中国的创新生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过去的32年里,中国政府和家庭已经派出200万学生出国留学,这些中国学生现在正陆续回国,成为科技创新和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关村论坛协会秘书长夏说,中国留学生的回归,首先为两国的科技交流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次,一些中国留学生回国后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填补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许多空空白。此外,一些海外留学生在中国也做了很大的企业,如百度、中兴微电子、搜狐、新浪等。在中关村示范区。这些企业学习和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直接为国内社会所用。企业做大后,将在海外上市,引进国际资本。 “留学生的回归带来了人才、技术、资本、项目和国际市场。”夏对说道。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高新区企业在海外设立的R&D中心、生产基地和办事机构超过1300个。”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邱轩表示,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根据反馈信息,企业希望在更广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合作。“走出去”后,与海外专家交流合作,通过竞争进一步推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更紧密的合作。 双赢是目标 在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方面,科技园、孵化器和中介机构是重要的载体。这些载体如何整合各创新主体的资源,使各创新主体更好地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成功的关键是相互尊重和信任。”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长戈登·戴(Gordon Day)表示,要形成这种氛围,就必须有一个组织,让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有一种相互合作和竞争的关系,这样就更容易实现双赢。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战略项目部主任、国际科技园协会国际部主任大卫·福勒(David Fowler)认为,在全球创新合作中,只有合作体系中的利益相关者才能相互尊重,实现互信,从而实现真正的创新与合作。 “科技创新和全球合作不是一个线性模型,而是一个系统模型和战略模型,需要全社会各系统的响应。”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成认为,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创新密集的时代,这需要制度创新、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以及高效的产业组织和资源配置。从中国的实践来看,科技园是科技创新和全球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创新过程中,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需要形成有效的组织机制,各方可以积极推进创新合作。同时,要实现科技创新的双赢,必须建立一种利益机制。此外,在目标和规划方面,政府应该给予指导,使包括企业、政府、大学等方面在内的各方的目标和主体能够实现共同的目标并采取协调一致的步骤。 “结合深圳高新区的合作实践,我们的经验是合作关系应该是一种制度契约。”邱玄说,这一制度的契约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它必须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和心态;二是重视产权制度建设;三是完善现有制度,使之更加合理。 Louis Sans说,在全球创新过程中,不同的创新个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的创新机构如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甚至个人在整个全球创新体系中也有不同的角色和地位。为了促进创新和合作,有必要促进各方之间的协同作用。同时,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会有一定的摩擦和矛盾,他们也需要不断协调,形成更好的创新促进作用。打破创新的障碍创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只有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政府和其他主体相互合作,创新才能实现。[/h/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宏观层面,在政策制定、中介机构建设、科技研发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下大力气。 “政府不应该管理太多的项目,而应该管理更多的宏观问题、一些政策问题和一些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徐冠华说。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Pactera Information董事长陈淑宁表示,在公司的下一步发展中,他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政府应该在科研投入、税收政策、人才聚集、园区环境建设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以促进公司的发展。此外,软件产业的发展面临四大问题:标准、专利、垄断和贸易壁垒。我希望政府能做更多的事情来保护国内企业的发展。 杨跃成认为在创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在全球创新过程中,要实现突破,应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强技术转移。技术转让包括从大学和科研机构向企业的转让,其中包括技术转让,更重要的是能力转让。二是解决创新活力问题。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激活创业活力,政府应搭建一些公共平台,设立更多孵化器,大力培育天使投资机构,促进大量创业企业的涌现。三是解决创新能力问题。我们应该考虑如何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中建立更多的R&D中心,让更多的高端人才积极进入企业。同时,政府应该向企业投入更多的科技计划等公共财政投资,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标题:中外科技精英论道科技创新与合作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6733.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西安高新区三星存储芯片项目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