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付费意愿低成APP背后隐痛 寄望“90后”需耐心等
本篇文章2326字,读完约6分钟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为了争夺市场,电子商务甚至将价格战引入应用商店。最近,JD.com和苏宁之间的价格战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两家家电公司的iphone客户在应用商店中的排名也迅速上升。 然而,表面上的繁荣并不意味着它真的“完美”,用户支付意愿低是一个一直困扰应用开发者的难题。为此,制造商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转向自由增值模式。未来,免费增值模式可能成为应用市场的主要模式。 app store成为电子商务价格战的战场 由于智能手机价格整体下调、运营商大力推广、3g网络建设的加强以及互联网提供商对手机市场的“糟蹋”,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正在高速增长。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所的数据,2012年4月,中国整体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6.6%;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811.4万部,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功能手机。此外,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达到3800万部,比上个月增长31.3%。 如今,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用户选择智能手机,尤其是iphone的原因是他们可以使用大量的应用软件。不难发现,许多用户以客户端或应用程序的形式广泛下载了这些应用程序。用户只要下载他们需要的应用程序,就可以获得更新、更及时、更全面的信息。 最近,JD.com、苏宁和国美之间的价格战正如火如荼。全国几乎所有的网民都在微博或各大新闻门户网站上关注家电的价格趋势,并希望借此“试着相互竞争”的机会获得利益,购买几款家电。然而,一些人关注的是一个关于应用商店排名的有趣现象——JD.com和苏宁的iphone客户迅速攀升到了应用商店排名。在价格战当天的短短六个小时内,Tesco在应用商店排名第二,而苏宁乐购排名第三。也就是说,电子商务公司之间的价格战已经悄然进入苹果应用程序市场。 电子商务价格战的战场延伸到应用排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智能手机用户通过应用获取信息,甚至越来越频繁地进行在线交易。基于此,与过去大多数用户专注于个人电脑交易不同,电子商务公司应该对移动应用交易给予足够的关注。 用户的低支付意愿导致繁荣背后隐藏的痛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模式在用户中很流行,已经成为最主流的模式,最大的赢家是苹果。在2012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宣布该应用商店已经被下载超过300亿次,应用数量已经达到65万,其中22.5万来自ipad应用。谷歌在6月底举行的输入输出会议上表示,谷歌play有60万个应用程序。当然,对于主要平台之间的应用争议,微软是不可或缺的。尽管其应用商店中的应用数量仍然很少,但它也在努力追赶。 尽管应用程序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但令制造商头疼的是,很少有用户愿意为应用程序付费。以苹果应用商店为例。数据显示,由于苹果的iphone、ipad等移动硬件设备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成功,中国现已成为应用商店的第二大应用下载市场,占其全球下载总量的18%,但很大一部分下载是免费应用。据报道,在中国,苹果每下载一个应用程序可以获得3美分的平均收入,这远远低于其19美分的全球平均指数。第二季度,中国市场为ios应用商店贡献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事实上,这不仅发生在应用商店,也发生在谷歌游戏或其他应用商店,在那里下载量和支付存在严重的不对称。 目前,许多用户不想下载需要付费的应用,而是选择免费应用。难怪制造商受益甚微。据行业分析人士称,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主要是三个低用户(低年龄、低收入、低学历),他们的总体支付意愿不高,这使得内容实现更加困难。此外,国内应用市场制造商的低收入也可能是盗版造成的。一个常见的情况是,中国的大多数iphone用户在购买新机器以获得一些免费应用后会“越狱”。一家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说,“可能有40%的iphone用户选择越狱。” 支付模式或向免费增值模式过渡 应用厂商正在努力寻找一个可以接受支付模式的用户群体,其中“90后”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根据零点研究信息的数据,中国大陆大约有1.4亿“90后”。他们喜欢上网,他们喜欢尝试一些新的网络应用,他们已经习惯或愿意为此付费。分析师表示,90后将成为应用付费下载的核心用户群体。 然而,尽管愿意付出,与目前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相比,大多数“90后”还没有进入社会,他们的经济实力也不是很好。此外,要发展“90后”的目标群体,就必须生产好的应用产品。目前,缺乏创新是对国内应用产品的严重伤害,这也是在主要细分市场的应用中缺乏成熟模型的一个重要原因。灵活社交网站Flash Collection Network的创始人刘兴亮指出,“移动互联网的整体创新氛围非常糟糕,不仅抄袭外国模式,同行之间也相互抄袭。”总之,支付模式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为“90后”消费者带来希望。 目前,许多国内用户不愿意为应用付费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许多人已经将免费模式视为理所当然。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厂商的发展热情,但被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商机所吸引,许多应用开发商开始“另辟蹊径”——通过应用内购买、移动广告、奖品、折扣等方式,为自己的免费应用寻找货币化的途径。,即自由增值模式。 应用分析公司flurry在今年1月和6月调查了苹果应用商店的100大应用。今年1月,榜单前100名中有61%来自支付模式。39%的收入来自免费增值模式;6月份,这一数字完全逆转,支付模式和免费增值模式的比例分别为35%和65%。支付模式产生的收入开始远远落后于自由增值模式。 作为应用市场的领导者,苹果应用商店的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预见,APP未来的发展模式将从付费模式向免费增值模式转变。当然,在国内市场,这需要一定的过渡期。
标题:用户付费意愿低成APP背后隐痛 寄望“90后”需耐心等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640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