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员工调查:新生代做机械性劳作拿微薄薪水
本篇文章1752字,读完约4分钟
2011年2月,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在一次晚宴上问他:你为什么不在美国生产iphone?乔布斯回答说:这种工作永远不会在美国出现。苹果和富士康的高管当然可以解释这一点:只有在中国,一天可以聚集3000名工人,一个工厂一天的产能可以达到几十万。
晚报记者王伟山西太原,晋城图片报道
“新一代产业工人”的梦想
在对新员工的培训中,“压力调节”课程的讲师曾经对员工说:“我希望每个人来富士康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车间里的一线领导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我们是来赚钱的。”谁说它更接近现实?
当然,赚钱是在工厂工作的一个重要目的,但我遇到的这群来自中国北方农村的20岁年轻人真的不只是想赚钱。他们中的一些人有自己的职业抱负,并期待着在未来实现。进入工厂只是他们父母的生活;有些人真的想来富士康学东西,学东西,虽然这个理由似乎更“狗血”;有些人来赚钱是为了更顺利地完成学业。现在他们来到这里,这样他们就可以选择将来不再来这里...富士康是他们追求人生目标的跳板;如果他们愿意认真投资,像“独立小王国”这样的公园也将成为磨练他们性格的熔炉。
他们也有一些同伴共存的缺点,比如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积极的进步。虽然他们的嘴上有更多的把戏,但当他们努力工作时,他们永远不会失去父母;虽然他们没有接受太多的正规教育,但他们对知识和对国家的热爱的渴望绝不低于他们在校园里的兄弟姐妹。他们不愿意也不能回到父母耕种的农村。事实上,他们不得不面对的许多情况和问题与城市学者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更多更深。面对这样一个以思维和行动为导向的员工队伍,富士康的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并改变自己。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曾写道,他在与90后工人直接接触后,对这个群体的素质和能力感到震惊。在他看来,就他们的社会取向而言,这些人不仅是“新生代农民工”,而且还是“新生代产业工人”。这些年轻人是在市场导向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是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的基本构成和主力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基本上与农民无关。这是有文化和理想的新一代,尤其是法律和权利意识。
常凯指出,新一代产业工人最重要的特征是他们已经逐渐形成了集体意识和行动意识,作为阶级形成的标志。他们明确主张实现工人的权利,他们知道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他们的选择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是理性和克制的。“虽然他们不成熟,没有经验,但他们是有前途的新一代。他们也代表了中国工人的未来和希望。”
中国只能是“铸造之王”?
2011年2月,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苹果公司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在一次晚宴上问他:你为什么不在美国生产iphone?乔布斯回答说:这种工作永远不会在美国出现。
苹果和富士康的高管当然可以解释这一点:只有在中国,一天可以聚集3000名工人,一个工厂一天的产能可以达到几十万。一位苹果高管曾经说过,在某款iphone上市前几周,苹果最终改变了显示屏设计,迫使装配线重新调整。新的显示屏深夜抵达中国富士康工厂,一名工头叫醒8000名员工进行生产。每个员工都吃零食,喝茶,半小时后,他去生产线,把显示屏装到机器上。四天后,新iphone的日产量达到了10万部。“这种速度和灵活性是惊人的,在美国是做不到的。”
但我相信他们正在努力节约成本,用极低的工资换取高效生产和巨额利润。至于工人的个人发展,这绝不是乔布斯或郭台铭所考虑的。在卓别林著名的电影《摩登时代》中,美国工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工作和机器的工作是一样的,重复,重复,再重复。不幸的是,70多年后,这种事情仍然发生在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中国大工厂。
如果我们能够以“低劳动质量”和“缓解就业问题”来为劳动密集型工厂的大规模扩张找到合理性,我们还有什么借口继续让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青年工人只做机械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还有什么理由不创造机会让他们掌握核心技能,尽快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呢?
如果苹果真的把生产线搬回美国的一个港口城市,我想他们会投资数百万美元来实现自动化,不会让在iphone的封底粘贴贴纸和打印墨水的工作出现。不要问富士康他们是否有这样的财力,先想想,他们能有这样的勇气吗?
我希望如此。
标题:富士康员工调查:新生代做机械性劳作拿微薄薪水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638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