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价格战”虽酣 服务创新更需发力
本篇文章1529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当一家零售商试图通过降低价格来挤压竞争对手时,“价格战”就会开始,其他竞争对手也会试图降低价格,从而造成一系列后果。一场巨大的“价格战”正在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和零售巨头之间展开。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子商务“价格战”的资本在于销售终端的渠道垄断,而渠道垄断的依赖性导致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滞后,依靠低价竞争来挖掘力量。
8月14日,大型购物网站ceo刘成为“电子商务霸主”的导火索。占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近80%份额的京东、苏宁、国美等电子商务企业都放出了一股“价格战”的浓烟。在过去的三天里,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
争夺巨大的真实和潜在的电子商务消费资源无疑是“价格战”的核心目标。截至2011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6万亿元,同比增长33%。未来几年,电子商务服务业将迎来一个“黄金时代”,2015年前可能超过10万亿元的规模。
电子商务“价格战”依赖于巨大的终端渠道,其目的是通过“价格战”吸引众多消费者,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消费终端。
然而,消费者可能不愿意付账。随着网上促销和电子商务的“价格战”,投诉的热潮经常出现。根据对中国电子商务投诉和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的监测,用户反馈较多的问题是网站系统瘫痪、订单取消、原价标准错误、订单缺货、发货缓慢、售后服务不到位等。
根据陶艺提供的第三方“战后信息”,在“价格战”的第一天,在六大电子商务的11.7万多件家电中,只有5000多件商品的价格下降,约占4.2%。许多网民不承认“价格战”。
也有家电制造商不满意。长虹、海信等企业表示,电子商务的“价格战”不能超越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之间的协议。
复旦大学区域经济史博士郑维宽认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存在“模式惯性”。一旦单个商业模式的利润、利润、销售量和市场份额下降,人们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同行竞争造成的,因此他希望通过一场简单的“价格战”击败对手,并以巨大的销售量继续保持/0/的利润。
“单一的盈利模式和创新能力的缺乏必然导致单一的竞争方式,而空的产业增长是有限的。最后,我们只能依靠价格战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郑维宽指出,中国企业缺乏打造“百年品牌”的气度。
20世纪90年代末,长虹、海尔等家电行业也发生了“彩电价格战”、“冰箱价格战”和“微波炉价格战”。
著名金融作家吴晓波比较了两次“价格战”,指出电子商务“价格战”的发起者是经销商而不是制造商,这只能带来商业模式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不可能推动技术进步;由于套利方法不同,风险资本比工业资本更残酷;由于制造利润和物流成本的刚性,从长远来看,对家电零售价格的影响可能很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家电企业已经摆脱了“渠道依赖”,成为掌握全球核心产业链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随着新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引进,他们保持了自己的利润。
相比之下,近年来崛起的电子商务集团可能需要及时刹车和转向。“价格战”着眼于短期效应和眼前利益,具有很大的风险和隐患。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会给电子商务的个体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还会给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带来信任和诚信的双重危机。
外国零售巨头和电子商务巨头已经从“价格战”转变为“价值战”和“服务战”。
例如,亚马逊不愿意在“价格战”上花更多的钱。亚马逊中国总裁王汉华表示,亚马逊的选择是创造良好的消费者体验,让消费者为你说话。只要你坚持核心竞争力,你就能得到自己的蛋糕。
“简单的广告或短期降价行为无法获得真正持久的信任。”网购爱好者王子辉表示,只有持续良好的购物体验才能赢得消费者的真正忠诚。
“中国企业应该反思在‘赔钱不赚钱’的电子商务价格战中的发展模式,着眼于长远和科学的发展,才能扼杀‘百年品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分析师莫代青说。
标题:中国电商“价格战”虽酣 服务创新更需发力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612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