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QQ盗号诈骗背后黑色产业链
本篇文章1336字,读完约3分钟
首先窃取qq帐户,然后冒充帐户所有者向qq上的朋友借钱,甚至提供视频图像让人们识别自己。qq反向号码欺诈经常发生,那么为什么网民经常上当?《315日报》关注这个问题,破译qq黑客欺诈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据经济之声《315日报》报道,25岁的刘是上海静安区一家公司的白领。今年3月11日下午4点45分,当他在公司上班时,公司合伙人张的一个朋友通过qq发来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他在摄像机前不停地发抖。在那之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借我一些钱,亲戚们急需它。
出于对这位朋友的信任,也因为两人通常有业务往来,刘先生同意了。我用银行转账的方式将1万元人民币汇入张指定的账户。下午5点,张主动发起对话,又向刘先生借了1万元。半小时后,张又开始了视频聊天,他说遇到紧急情况急需用钱,并主动提出再借3.5万元。这时,刘先生感到有些不对劲。这时,真实的张来到公司,说他的qq号码被偷了。直到那时,刘先生才知道他被骗了。在张的陪同下,刘先生到派出所报案。虽然刘先生后悔了,但他不明白为什么张的视频会在骗子手里。张只记得他点击了陌生人发来的网页链接,和陌生女人视频聊天。
警方接到报案后,根据线索逮捕了潘一行,并将他们移交给有关司法机构进行起诉。他们都来自广西农村,有亲戚朋友关系,从未去过上海,平均年龄只有25岁,最小的只有22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失业了,高中毕业后在家里无事可做。根据犯罪嫌疑人向检察院的供述,其中五人使用qq聊天工具骗取他人钱财,且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其中两人是有经验的老板,负责提供住宿和电脑设备,年轻的是键盘玩家,负责qq聊天和获取其他人的qq号码、密码和视频图像。另一个司机负责收钱和跑腿,五个人的分工相对明确。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包华、北京市朝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刚对此发表评论。
胡刚:这个案例再次印证了互联网领域的一句话,你不知道互联网的尽头是人还是猴子,尽管音频和视频可以增强身份的识别和定位。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还是会有一些缺陷或疏漏的,因为正如我们所说的,眼见为实,但这个案子只是证明了眼前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在一系列破解qq黑客的案例中,黑客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根据相关犯罪嫌疑人的说法,他们的黑客软件是从互联网黑市上购买的,而且黑客本身往往不会写木马程序,他们也不是网络专家。他们使用的所有特洛伊病毒都是从互联网上购买的。
胡刚:各种与互联网和信息网络相关的非法产业链还没有初步形成,它们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系统化。尽管相关执法部门对他们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包括中国相关刑法的处罚力度也越来越大,但这些事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担心互联网上的安全意识特别强,这不仅是个人信息的安全,也关系到我们的金融安全。更可怕的后果是破坏我们之间的家庭关系或友谊。事实上,这个案例与之前的案例非常相似。第一批从业者或犯罪嫌疑人被联合起来,要么基于地区,要么基于宗族关系。另一个人很年轻,可能不知道这种行为是犯罪行为,或者认为躲在角落里不会发现它。事实上,现在的侦查技术已经很发达了,这种情况最终还是会被抓住的,这在技术侦查中可能是一个相对的周期和难度。其次,目前生产的木马、病毒或恶意程序原本属于炫耀自己技术的黑客,但现在很多人已经商业化。
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解密QQ盗号诈骗背后黑色产业链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96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