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波新闻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宁波地区发生的大小事,我们致力于报道宁波的各类新闻资讯,将一个发展的宁波、和谐的宁波、时尚的宁波、健康的宁波、振兴的宁波展现给大众。宁波晚报必将成为您了解宁波、传播宁波、推动宁波的新闻主阵地。

主页 > 资讯 >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来源:宁波新闻信息网作者:娜娜更新时间:2020-09-11 16:21:43阅读:

本篇文章2783字,读完约7分钟

近日,知名网络造假者方将质疑的目光转向奇虎360系列软件。他指责360的软件实际上是以安全的名义收集用户的私人信息。奇虎360反击,称方周子在散布谣言。在互联网上,这场辩论也被称为“周昉战争”。双方的口水战再次引发了网民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讨论和关注。10月25日,工信部发言人、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表示,将对奇虎360展开调查。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技术进步使得监管“捉襟见肘”

方与360公司的争论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甚至有业内人士爆料称,他们有证据表明360公司侵犯了网民的隐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信息安全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史文昌就是爆出这一消息的人之一。他说,网民们可能还记得去年年底某程序员网站的密码泄露事件,但与密码泄露事件相比,方指控360公司窃取用户隐私的性质有所不同。密码泄露只能表明互联网公司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个人信息;窃取隐私是恶意的盗窃。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公司敢在隐私保护方面“故意犯罪”?

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专家委员于表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难度越来越大。他说,目前国内很多互联网网站都采用可变利益实体(vie)结构,也就是说,一些互联网公司实际上是在海外注册的,而中国政府部门只负责这些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一个品牌,管理权限有限,无法做到。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于郭芙表示,在vie框架下,中国政府主要通过发放各种许可证来管理互联网。目前,除了防病毒、防火墙等安全软件外,相关机构还没有为其他软件设计许可程序。“电子软件产品与传统的有形产品有很大的不同,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很容易地制作一个样品进行检验。这个样本可能与网民下载和使用的完全不同。”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尽管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对360家企业进行调查,但俞等专家表示,他们并不乐观。在他们看来,测试样本过于主观和随意,因此要求认证机构为某个软件颁发“无害”许可证是不可靠的。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相关法律难以为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网络信息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从2010年11月3日爆发的“3q大战”到2011年12月下旬程序员网站的密码泄露事件,再到最近爆发的“方与360大战”,用户隐私在网络上屡屡“裸奔”。技术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为所欲为”的保护伞了吗?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启平认为,除了技术带来的监管问题外,立法的滞后也使得监管处于一种难以为继的状态。“虽然有相关的法律,但它们非常粗糙,互联网公司知道,即使它侵犯了用户隐私,法律也不能对此采取任何措施。”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姜启平表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互联网隐私保护是其中的难题之一。这在中国是一个难题,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据报道,早在2010年,德国柏林就举行了数据隐私游行。2012年,奥巴马政府宣布了隐私和人权法案,呼吁公司在使用私人信息时给予用户更多控制权。欧盟还提出了一项关于“被遗忘的权力”的法案,根据该法案,消费者有权要求公司删除他们的个人数据。但是这些法案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施。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除了立法滞后外,缺乏可操作的补偿性惩罚机制也使得网络公司拿用户的隐私和安全开玩笑。于表示,360家公司窃取用户隐私的案件通常被归类为知识产权案件。在知识产权案件中,被侵权人的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目前最重要的判决依据。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然而,于解释说,由于声誉和商业机会的损失无法用证据来衡量,许多软件声称是免费的,在这种情况下给予的赔偿金额并不高。"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已有6起案件中有360人败诉,这6起案件的索赔总额近4000万元,而最终360人的赔偿金额只有几十万元。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安全需要监管

一方面,技术进步和法律滞后使监管变得薄弱,互联网制造商和法律擦了球;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基于云计算的应用以及移动终端和社交网站的普及,无论是围绕企业还是公共事业的销售,以及个人照片、消费习惯、品味和身份特征,都已经成为以各种形式存储的数据。网民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个人隐私的威胁。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大数据不仅仅是数量惊人的数据。2012年3月底,奥巴马政府启动了“大数据研发计划”,承诺政府将投资2亿多美元,提升从大量复杂数据集获取知识和见解的能力,这表明大数据已经上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史文昌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将会越来越多。例如,当你第一次到达一个城市时,你的手机可以确定你的位置,推荐附近的咖啡馆、餐馆、电影院等。,甚至用手机刷卡消费。这种便捷的服务是科技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如何保护与用户相关的信息不被第三方泄露或恶意窃取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今年3月15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中国软件(600536)评估中心发布的《公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研究报告》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经历过个人信息被盗。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于表示,用户在“云”下已经非常危险,当他们被放到“云”中时,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在中国,什么是个人隐私,当个人隐私受到侵犯时,如何追究责任?目前,这些问题在业内和学术界的法律权威专家中也存在争议,如果出现问题,有关执法部门如何执法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真正的保护者是用户自己

大数据时代是新技术发展的必然。不管我们接受与否,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余直言不讳,技术日新月异。政府监管的步伐不能快于技术的发展。但是,如果某个软件出了问题,相关部门应该迅速介入,然后依法查处。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此外,于认为,面对技术进步和信息的几何增长,一方面立法部门需要使法律更加具体和细化,其应对机制应该越来越快,从而为监管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监管依据。另一方面,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和政府间的合作,共同保护信息安全。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于总结了以往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事件,称这也是相关部门监管互联网个人信息安全的一般流程:用户举报、政府快速干预、调查取证、出台法律进一步规范。在这个过程中,他认为用户扮演着最关键的角色。“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看到了个人信息的脆弱性,制造商也有脆弱性。一旦出现问题,用户可以用脚投票。一夜之间,有问题的制造商将失去用户市场。这也迫使互联网行业自律。”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史文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保护个人数据安全涉及到互联网厂商和用户双方,涉及到登录个人网上银行等重要个人数据的传输。如果个人不确定这个软件,他们需要谨慎使用。选择标准主要取决于软件的口碑和信用。"用户不是专家,除了仔细选择,别无选择."

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姜启平认为,除了监管,未来的长期解决方案是互联网供应商应该改变目前的商业模式。他认为,为了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制造商应该扭转其生产和销售模式,即将目前制造商向消费者推送服务信息的模式转变为消费者主动从制造商处获取服务信息以满足其需求并获得消费者授权和同意的模式。(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标题:方周大战拷问大数据时代隐私安全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918.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宁波晚报网介绍

宁波新闻信息网秉承“立足宁波,服务东北,面向中国,放眼世界”的理念报道宁波地区实事资讯,以及宁波房产、宁波社会、宁波团购、宁波商家、宁波装修、宁波家居等宁波各类新闻信息。传播对象包括宁波本地愈来愈多的网民和众多海内外关心宁波新闻社会经济发展的友好人士,是他们认识、了解宁波最佳、快捷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