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打击假带宽须用立法反垄断
本篇文章720字,读完约2分钟
10月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道》播出了“假冒宽带真相”节目,详细揭露了困扰网民多年的一个老问题——“在为宽带服务支付高价后,发现网速没有明显提高”。清华大学网络中心副教授在接受该节目采访时表示,中国固网宽带用户实现的实际带宽仅为名义带宽的55%,网民在带宽上花费的钱有近一半被浪费了。
事实上,假冒宽带的盛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用户都在使用假冒的宽带."网络数据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收费虚高,另一方面网络速度极其缓慢,甚至假冒宽带现象广泛存在,这对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可悲的灰色现实。假冒宽带大行其道,这是消费者权益的损失,也是对法律的蔑视。
不幸的是,尽管假宽带一再引起公众不满,但它从未消失。原因是有关经营者有“让你说,我就保留”的垄断权力。
据《郑州晚报》报道,去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对电信和中国联通宽带接入反垄断调查做出回应,称之为“首例反垄断案”,给人们带来了乐观和希望。然而,它后来被忽视了,这使人们感到遗憾。显然,监管部门有必要从过去的价格监管提升到反价格垄断,依法打击垄断行为。这不仅是一项义务,也是捍卫法律尊严的必要条件。毕竟,是时候让反垄断法发挥它的力量了。
东方的评论员。com还指出,我国电信宽带监管和电信服务标准的立法滞后于现实,这直接导致了一些运营商的肆无忌惮行为,也是宽带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看看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已经熟悉了保护消费者宽带权利和加强监管的立法。这些可行的思路和立法模式是当前国内宽带市场监管的良好模式。至于如何打击和遏制长期以来事实上“欺骗”消费者的“假带宽”,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应尽快通过专门的“宽带立法”给予“可行的工具”和“维权的武器”。
标题:媒体称打击假带宽须用立法反垄断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835.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慕容雪村等8名作家诉苹果商店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