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和解彰显知识产权价值
本篇文章1321字,读完约3分钟
7月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苹果与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案达成和解,苹果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万美元。
据报道,深圳唯冠现在负债累累,有数百名债权人,其最大的资产估值主要集中在ipad商标的价值上。在诉讼之前,涉及的ipad商标已经被几家银行申请扣押。本案合议庭认为,商标价值一旦被减损,将会给债权人带来更大的损失,调解是纠纷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是中国涉案金额最高的一起知识产权案件,为国内外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敲响了警钟。
一个亿元的天价和结算
“6000万美元相当于3.8亿元,也就是说,一封信就将近1亿元。如此高的支付金额在国内知识产权行业是前所未有的。”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新亮说。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表示:“从法律上讲,苹果在本案中相对错误,因为转让合同存在重大错误,但目前的结果是苹果可以接受的,和解对双方都是最好的。结果。”
深圳唯冠的律师谢湘辉告诉记者:“苹果和深圳唯冠愿意在ipad商标纠纷的一审中支付100万元,在二审中支付1亿元。”这一次,通过广东省高级法院的大量调解工作,包括为双方充分交换意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的合理要求。”
最终,双方确认将用6000万美元一揽子解决ipad商标所有权纠纷,并签署了调解协议。“但这仍远未达到深圳唯冠当初4亿美元的预期。”谢湘辉说道。
苹果可能会推出一款新的ipad
和解后,ipad在mainland China的商标权将转移给苹果。这意味着,深圳唯冠此前在上海浦东和深圳福田法院对苹果提起的诉讼,以及向全国各地工商部门提起的50-60起投诉,都将被撤销。
谢湘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证实了这一观点,并透露深圳唯冠已经开始着手相关工作,今后不会再向苹果提出任何关于ipad的诉讼或投诉。
中国移动联盟(China Mobile Alliance)秘书长王艳辉表示,苹果在mainland China用6000万美元换来了ipad销售的“通行证”,这相当于中国市场日均收入8777万美元(约合5.5亿元人民币),而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79亿美元,这仍然非常划算。
企业必须尽快弥补知识产权类别
苹果与深圳唯冠的商标纠纷只是近年来中外企业商标诉讼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中外企业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增多,甚至蔓延,如西门子注册海信商标、华为诉摩托罗拉侵犯知识产权等。有关各方围绕知识产权展开了激烈的博弈。
谷滩科技创始人石安表示,苹果与深圳唯冠之间的最终调解对于提高企业的商标保护意识,尤其是如何在国际商业环境中保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陶新良还指出,苹果和深圳唯冠的案例不仅给中小企业带来启示,也对跨国产业巨头产生重要影响。该案例的启示主要包括三点:第一,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离不开知识产权;第二,苹果公司如此神秘,以至于它为早期的工作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第三,本案背后是利益,双方商标纠纷的实质在于市场利益的商业战争。
“虽然知识产权似乎是无形的,但它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如果企业在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过程中不重视和谨慎行事,它们很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赵占领说。
标题:“天价”和解彰显知识产权价值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194.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