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亿 苹果买断iPad商标
本篇文章2912字,读完约7分钟
ipad商标纠纷案昨日得到解决,苹果支付了6000万美元(约合3.8亿元人民币)的和解金额,ipad商标在mainland China的使用权归其所有。一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一家负债累累的企业,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为一个风靡全球的商标而战。双方最终选择了和解,这是外界所期待的。
然而,深圳唯冠在这场商标游戏大战中赢得了6000万美元,但仍无法解决4亿美元的债务。深圳唯冠的律师直言不讳地表示,数百名债权人对6000万美元的分割可能会将深圳唯冠带入下一波诉讼。
苹果起诉深圳唯冠在一审中败诉
如今处于破产阴影中的深圳唯冠一度享有盛誉。其母公司唯冠集团(Proview Group)于1989年在台北成立,曾是全球五大显示器制造商之一,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7家子公司,深圳唯冠是唯冠集团在中国大陆的子公司。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唯冠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并于2010年8月2日停牌。根据暂停公告,唯冠只欠包括中国银行(601988)在内的八大银行1.8亿美元。
当唯冠遭遇金融危机时,它希望通过使用ipad商标开始战略转型。然而,当时唯冠没有资本流动的支持。2009年12月23日,英国知识产权开发公司与台湾唯冠公司签订商标转让协议,协议规定转让标的为10个ipad商标,其中包括深圳唯冠公司在中国大陆注册的两个ipad商标,转让对价为3.5万英镑。
2010年2月,知识产权开发公司以10英镑的价格将上述10个ipad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后来,当苹果公司要求深圳唯冠公司改变所涉及的两个商标的注册所有权时,遭到了拒绝。深圳唯冠公司声称台湾唯冠公司无权处分深圳唯冠公司的商标,也从未将涉及的商标转让给苹果公司。双方随后引发了争议。
2010年5月,苹果公司、知识产权开发公司、深圳唯冠公司正式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ipad商标权属纠纷。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签订转让合同的台湾唯冠公司不能代表深圳唯冠公司,苹果公司也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并以此为由驳回了知识产权开发公司和苹果公司的诉讼请求。后两家公司拒绝接受向广东省高级法院提出的上诉。
经过第二次审判,苹果公司选择为此付费
今年2月29日,广东省高级法院举行了公开听证会,70多家中外媒体参加了听证会。法院的官方微博首次以现场审判的方式将案件全面公开,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庭审期间,苹果提交了新的证据——深圳唯冠公司内部签署文件,并申请其参与谈判的员工罗宾逊出庭作证,试图证明知识产权开发公司的原谈判对象是整个唯冠集体。深圳唯冠公司否认了这一点。双方都聘请了国内知名律师参与审判,争论非常激烈。
开庭后,审理该案的合议庭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争议双方的利益,调解是最佳选择。据了解,深圳唯冠公司目前负债累累,有数百名债权人,其最大的资产估值主要集中在ipad商标的价值上。在诉讼之前,本案中涉及的ipad商标已经被几家银行申请扣押。一旦商标的价值被减损,就会给债权人带来更大的损失。
因此,广东省高级法院的法官充分听取了苹果和唯冠公司代表的意见,为双方充分交换意见创造了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双方的合理要求。由于双方都有调解的意愿,双方最终确认以6000万美元的价格解决ipad商标归属纠纷,并签署了调解协议。
6月2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双方当事人送达民事调解书,正式生效。日前,苹果公司根据调解协议的要求,将6000万美元汇入广东省高级法院指定的账户。昨天,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递交了一份裁定和协助执行通知书。这意味着苹果和深圳唯冠公司之间的ipad商标所有权纠纷得到了成功解决。
业内人士表示,该案的成功调解,最大限度地发挥了ipad商标的价值,极大地保护了债权人的权益,开辟了解决涉外商标权归属纠纷的新途径,是知识产权审判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深圳唯冠
或者将面临另一波诉讼
昨日,深圳唯冠律师谢湘辉在接受《信息时报》采访时表示,在深圳唯冠与苹果的谈判中,双方在和解金额上存在很大分歧。深圳唯冠欠下近4亿美元的债务,所以最早提出的和解金额也是4亿美元,遭到苹果的反对。但苹果公司在本案一审中提出的和解金额为人民币100万元,二审中增加到人民币1000万元,双方均无法接受。谢湘辉表示,在此期间,广东省高级法院长期细致的调解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深圳唯冠来说,现实是残酷的。如果你不同意调解,这个案子可能会拖下去,并与苹果公司陷入无休止的诉讼,但苹果公司仍然可以选择转换到其他商标。深圳唯冠出于现实考虑选择和解,特别是6月21日台湾富邦公司作为债权人再次申请唯冠破产清算,给深圳唯冠带来了很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和解谈判的步伐。
ipad商标纠纷爆发后,向商标索赔被视为深圳唯冠摆脱破产清算的生命线。谢湘辉表示,他可以接受6000万美元的赔偿金额。他说,由法院裁决的商标纠纷很少能获得数亿元的赔偿。本案是目前中国单一商标赔偿金额最高的案件。如果深圳唯冠继续起诉苹果,即使胜诉,也可能无法获得6000万美元的赔偿。但对于欠了4亿美元的深圳唯冠来说,6000万美元无法挽救破产清算的命运。接下来,由于ipad商标归苹果所有,深圳唯冠将撤回所有针对苹果的诉讼。深圳唯冠面临的可能是又一轮诉讼风暴。由于6000万美元无法清偿深圳唯冠数百名债权人的债务,唯冠资产的处置和分配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苹果公司
新款ipad将很快在中国内地上市
至于苹果,新ipad于今年3月推出,已在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中国是苹果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然而,由于ipad商标纠纷,该产品迄今尚未在大陆市场上市。业内人士指出,苹果的产品已经获得了在mainland China上市所需的网络接入许可,新的ipad应该在获得ipad商标所有权后尽快在mainland China上市。
网民的声音
这个结果早就预料到了
丹劳恩:这场争论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预料到了。一个是急需资金的破产企业,另一个是资金雄厚的跨国公司。自始至终,它应该基本上围绕着一个空白官司。
阿廖夫:不出所料。和解意味着谈论数字。如果最终的交易价格是6000万元,相比唯冠债权银行提供的4亿元,苹果单独赢得了诉讼。
维克多·林恩:6000万美元是一个合理的数字。苹果为其在商标转让中的疏忽付出了代价,并花钱买了一堂课,但代价并不太大。
ipad商标纠纷案述评
2000年,唯冠台北公司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注册了ipad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的商标。
2001年,深圳唯冠申请在中国注册两个ipad商标。
2009年,苹果以3.5万英镑的价格收购了ipad的海外商标权。然而,深圳唯冠声称ipad在中国大陆的商标权属于它。
2011年2月,唯冠和苹果ipad商标权纠纷首次在深圳法院提起诉讼,双方首次正式对质。
2011年12月,经过三次审判,苹果输掉了第一次审判,赔偿和商标索赔被驳回。
2011年12月,唯冠起诉苹果在深圳福田和惠州的当地经销商。
2012年1月,苹果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12年1月,唯冠向上海法院申请禁令,禁止销售ipad产品。
标题:3.8亿 苹果买断iPad商标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191.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苹果付6千万美元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