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网上钱袋子谁来保护
本篇文章1949字,读完约5分钟
最近,电子商务网站的信息泄露事件频频上演,JD.com、当当等主流电子商务公司都遭遇了用户账户被盗、余额被盗等泄密事件。
网络黑手如何触及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账户?如何弥补消费者的损失?专家认为,尽管存在监管困难等客观原因,直接面对消费者的b2c交易平台仍应对消费者负责,有必要提高技术水平,完善支付监管。
电子商务经常“走漏消息”
去年12月,中国著名的技术社区csdn(中国软件(600536)发展联盟)遭到攻击,超过600万注册电子邮件账户和密码被泄露。天涯社区和许多电子商务平台都受到了影响,数据泄露直接损害了用户的利益。根据北京警方的通知,此案已经解决,涉案的五名嫌疑人都已被逮捕。
然而,网络数据泄漏并没有消失。最近,b2c(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网站重新出现了“漏门”。从频繁发布上市消息的JD.com,到Dangdang.com、第一商城和其他主流网站,新老电商企业经常遭遇账户泄露和在线欺诈。
针对“账户余额被盗”的传言,董事长刘6月18日首次在微博上回应。类似的事件仍然是csdn密码泄露事件的“残余毒药”,“京东密码从未被盗”。
记者在JD.com的公告中看到,一些用户报告他们的账户被盗。在这方面,JD.com采取了更改密码、验证电子邮件地址、打开手机提醒和支付密码等措施,提醒用户保护个人信息。
除了JD.com,一号店也遭遇了用户余额被盗。今年5月底,沃尔玛控股的第一在线超市发布了一份安全提醒,确认其用户被骗,涉及“在线资金”,如充值卡和会员卡。
此前,当当网揭露了账户资金安全事件,并发布了多项安全提示,如在一年内更改密码和防止欺诈。今年3月,当当网曾冻结用户账户的礼品卡和余额,提示用户更改账户密码。
账户和资金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最关心的问题。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电子商务投诉和维权公共平台收到近10万起投诉,其中网络欺诈是热点之一。
账户盗窃由三方负责
在电子商务引发激烈价格战的背景下,通过发行充值卡、礼品卡和推出网上充值折扣来吸引用户,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快速增加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然而,用户的网上钱袋一直是满的,安全保护措施跟上了吗?
一旦泄露被揭露,一些电子商务公司指出这是“由csdn泄露引起的”,而电子商务公司没有泄露。对此,北京启建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小源认为,就数据泄露的后果而言,经营者、交易平台和非法交易者都要对消费者负责。
根据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信息报告中心的数据,2011年有超过50万个欺诈网站,同比增长近一倍。网上账户监管存在客观问题。然而,专家认为,频繁的账户泄露也反映了在线支付技术和服务的缺乏。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电子商务公司仍会提示用户更改密码,一些电子商务公司还推出了涉及余额和礼品卡的支付密码。除登录密码外,用户还需要输入新密码来确认转账。这些措施大多是用来补救的,但很难从根本上阻止网络黑手。
为了便于管理,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允许用户的网上资金在不与用户账户绑定的情况下使用,这相对容易被挪用和分配。
同时,用户缺乏防范意识也给了罪犯一个机会。上海瑞虹企业咨询顾问刘家伟认为,一些网购者习惯于在多个网站上使用相同的注册电子邮件地址和密码,这增加了他们的电子商务账户余额和凭证被盗用的风险。
安全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必修课
JD.com表示,针对泄密事件,JD.com在第一时间全额支付了所有被盗账户,企业损失了数十万元。电子商务因信息泄露而遭受损失,这引起了电子商务行业的警惕。建立安全屏障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必修课。
专家认为,作为第一责任平台,电子商务应该首先降低自身的服务风险。电子商务企业应减少不必要的用户信息收集,大型优惠券应与用户账户绑定。
刘佳伟认为,频繁的泄密事件反映了电子商务技术的缺乏,尤其是网站安全。一方面,用户应加强密码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公司需要加强技术规范,及时监控漏洞,加强人员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同时,应尽快明确电子商务的监管和赔偿责任。数据显示,2011年,针对中国网民的欺诈网站有85.69%位于海外,70%的域名在海外注册。由此可见,通过电子商务自律很难解决泄密问题。
上海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杨认为,如今,传统市场上的各种欺诈行为都在网络市场上表现出来,网上购物的执法实践需要不断跟进。
信息和资金被盗后,普通用户取证费时费力,赔偿标准难以确定。通常有必要撤销律师费,这使得他们很难维护自己的权利。为了提高网站经营者的威慑力,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引入惩罚性赔偿,促使其重视对用户信息的保护。
目前,规范操作已经成为网上购物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悉,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牵头制定的《网上商品交易和服务监管条例》已被纳入国务院计划,这意味着电子商务监管立法已经启动。
标题:消费者网上钱袋子谁来保护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4142.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