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某水产冷冻厂发生液氨泄漏
本篇文章1523字,读完约4分钟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浙江省奉化市纯狐赵瞳村奉化市一家水产制冷厂管道发生液氨泄漏。大约12点10分,消防队来到现场进行处置。当时,工厂里的液氨已经扩散,现场弥漫着大量白色“烟雾”。方圆500米处的空气体充满了令人窒息的刺鼻气味,让人睁不开眼睛。
事发后,当地边防、公安、镇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到现场协调处置。随后,实施了交通管制,滞留在现场的社会车辆和附近居民被反复警告紧急转移和转移,没有造成任何伤亡。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液氨泄漏不容忽视!
液氨泄漏事件:
1.2013年8月31日11点,上海宝山区凤翔路冷库发生液氨泄漏。截至2013年9月1日,已有15人死亡。
据调查,有关部门初步认定,“8·31”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公司生产车间液氨管道系统的管帽脱落,造成液氨泄漏,造成企业操作人员伤亡。目前,事故调查组已经对工厂建设、设备安装、日常监督等进行了调查。,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技术鉴定。
2.2013年6月3日凌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截至2013年6月10日,共有121人在火灾中丧生,76人受伤。
据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宝源丰公司主厂房部分电气线路短路点燃了周围的可燃物质,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管理原因有:宝源丰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落实,地方消防部门安全监督管理不力,建设部门对工程项目建设监管不力,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不到位,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受伤致死的原因包括烧伤、氨中毒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氨中毒引起的呼吸道水肿。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为鼻炎、咽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重度吸入中毒可导致喉水肿、声门狭窄和呼吸粘膜脱落,从而导致气管阻塞和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导致肺水肿。
3.2015年6月4日晚,文水县宝贤村非法液氨窝点发生液氨泄漏。文水县政府5日上午宣布,液氨泄漏导致周围65人出现头晕、流泪等不适症状,58人仍在医院接受观察。
6月4日19: 46,文水县宝贤村a 空医院发生液氨泄漏。受此影响,周边地区有65人出现头晕、流泪等不适症状,已在文水县人民医院住院观察。目前有58人在医院继续观察,其中有5人有涩味、胸闷、咽喉不适等症状,其余症状较轻。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急救措施
1.清除污染如果患者仅暴露于氨气,且没有皮肤和眼睛刺激症状,则无需清除污染。如果接触到液氨,衣服被污染了,脱下衣服,放在双层塑料袋里。
如果发生液氨事故,如果眼睛接触或有刺激,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冲洗过程中如出现眼睑痉挛,应缓慢滴加1 ~ 2滴0.4%布比卡因,冲洗应充分继续。如果患者佩戴隐形眼镜,这种眼镜容易摘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那么应该摘下隐形眼镜。用大量的水清洗皮肤和头发超过15分钟。洗皮肤和头发时注意保护眼睛。
2.复苏后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域,并分三步(气道、呼吸和循环)对患者进行复苏:
气道:确保气道没有被舌头或异物堵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有呼吸。如果他没有呼吸,他可以用一个袖珍面具来提供通风。
循环:检查脉搏。如果没有脉搏,进行心肺复苏。
3.氨中毒的初期治疗没有特效解毒剂,应采用支持性治疗。
对于氨吸入器,应提供加湿空气体或氧气。如果有缺氧症状,应该给氧气加湿。在呼吸窘迫的情况下,应考虑气管插管。当病人不能插管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进行环甲切开术。对于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喷洒支气管扩张剂,如特布他林。如果皮肤接触到氨,它将导致化学烧伤,这可以被视为热烧伤:适当的补液,止痛药,保持体温,用消毒垫或干净的床单覆盖受伤的表面。如果皮肤接触到高压液氨,注意冻伤。(来源:百度百科)
标题:宁波某水产冷冻厂发生液氨泄漏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2239.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