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波新闻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宁波地区发生的大小事,我们致力于报道宁波的各类新闻资讯,将一个发展的宁波、和谐的宁波、时尚的宁波、健康的宁波、振兴的宁波展现给大众。宁波晚报必将成为您了解宁波、传播宁波、推动宁波的新闻主阵地。

主页 > 资讯 > 浙江一名男子私自排放液氨,被行政拘留5天

浙江一名男子私自排放液氨,被行政拘留5天

来源:宁波新闻信息网作者:娜娜更新时间:2020-07-13 12:25:01阅读:

本篇文章1105字,读完约3分钟

近日,浙江舟山市一位名叫王(音译)的废物回收者在同一天购买了6罐,发现其中3罐含有过量液氨。然而,王在利益的驱使下,以卖罐换钱的方式尽快处理掉液氨,并开车到盐仓私下排放液氨。周围的人闻到刺鼻的气味后向警方报案。舟山市定海区盐仓警方以非法处置危险物品罪逮捕王,判处行政拘留5天。

浙江一名男子私自排放液氨,被行政拘留5天

液氨的危险

液氨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是碱性的,容易液化。通常,液氨可以用作制冷剂,与液氨接触会导致严重冻伤。氨气的爆炸极限为15.7 ~ 27.4%,其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级。液氨是液氨,在适当的压力下从氨液化成液氨。它通常储存在钢瓶或储存罐里。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防止泄漏和爆炸事故。因此,当氨气与空气体或氧气混合时,将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且当存储容器被加热时,爆炸是非常可能的。氨气可侵入潮湿的皮肤、粘膜和眼睛,并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水肿,甚至失明和窒息。

浙江一名男子私自排放液氨,被行政拘留5天

液氨泄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1.2013年8月31日11点,上海宝山区凤翔路冷库发生液氨泄漏。截至2013年9月1日,已有15人死亡。

据调查,有关部门初步认定,“8·31”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公司生产车间液氨管道系统的管帽脱落,造成液氨泄漏,造成企业操作人员伤亡。目前,事故调查组已经对工厂建设、设备安装、日常监督等进行了调查。,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技术鉴定。

浙江一名男子私自排放液氨,被行政拘留5天

2.2013年6月3日凌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截至2013年6月10日,共有121人在火灾中丧生,76人受伤。

据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宝源丰公司主厂房部分电气线路短路点燃了周围的可燃物质,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管理原因有:宝源丰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落实,地方消防部门安全监督管理不力,建设部门对工程项目建设监管不力,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不到位,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落实不力。

浙江一名男子私自排放液氨,被行政拘留5天

受伤致死的原因包括烧伤、氨中毒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氨中毒引起的呼吸道水肿。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为鼻炎、咽炎、气管炎和支气管炎。重度吸入中毒可导致喉水肿、声门狭窄和呼吸粘膜脱落,从而导致气管阻塞和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导致肺水肿。

浙江一名男子私自排放液氨,被行政拘留5天

王为什么被行政拘留5天?

国家有相关法律法规:违反国家规定,制造、经营、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和处置爆炸、有毒、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浙江一名男子私自排放液氨,被行政拘留5天

液氨是一种爆炸性、毒性和腐蚀性的危险物质。王私放液氨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但情节较轻,因此被判处5天行政拘留。

标题:浙江一名男子私自排放液氨,被行政拘留5天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2217.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宁波晚报网介绍

宁波新闻信息网秉承“立足宁波,服务东北,面向中国,放眼世界”的理念报道宁波地区实事资讯,以及宁波房产、宁波社会、宁波团购、宁波商家、宁波装修、宁波家居等宁波各类新闻信息。传播对象包括宁波本地愈来愈多的网民和众多海内外关心宁波新闻社会经济发展的友好人士,是他们认识、了解宁波最佳、快捷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