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民生政策
本篇文章943字,读完约2分钟
29日,宁波市政府出台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相关民生政策,包括确保各类保障利益不受影响,确保公共服务覆盖更加均衡,确保政府服务水平不降低。
今年以来,经过多次调研,宁波市政府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区划和调整市场前景及相关区域管理体制的若干意见》,并将陆续出台人文社会、民政、教育、规划、住房建设、土地、金融、交通、公安、城市管理、执法等10项配套政策。
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
一方面,分步推进,率先启动新海湖区、新洲区、江北区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政策总体规划,为下一步实现六区总体规划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新海曙、周心怡、江北区以外的城市管理体系基本稳定。奉化从市区撤出后,暂时有五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时期,原有的县级体制基本保持不变。过渡期结束后,相关管理机构将根据城市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
社会保障:由于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政策在全市范围内统一,也就是说,此次行政区划调整不会影响新海曙区、新洲区、江北区原有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员的待遇,民政和社会福利水平也不会下降。市财政将继续保障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领域的补贴资金,并要求按照惠民原则调整原设区制定的政策和标准
公共服务:教育是最受关注的。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张立明表示,有些政策很难一下子调整到位,所以我们采取了一步到位调整学校管理体制的过渡方式,实行招生、收费等政策,过渡期为3年半,从正式实施分区调整到2020年8月。原市直属和区属所有高中的招生范围和初中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的渠道总体保持不变。鄞州区(包括东钱湖)公立高中学生免学费政策保持不变,在校学生在政策过渡期内仍免学费。从2020年开始,高中招生工作将按照新的模式运行,整合两个招生区域的自愿入学考试申报平台和招生平台,实现全区高中招生的一体化。
在政府服务方面:本次区划调整,相关区域的区域调整被分割合并,部分公务员组织和服务窗口不可避免的会合并。为此,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对新海树区和周心怡区的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对接,并制定了全面细致的实施方案,以确保群众和单位的服务水平尽可能不下降。
更多理解
调整后的宁波行政区划示意图
宁波行政区划调整政策的主要内容
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公民福利
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交通变化
标题: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民生政策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936.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宁波冬天去这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