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后的宁波行政区划示意图
本篇文章1226字,读完约3分钟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点击此处下载原始图片
2016年9月3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浙江省调整宁波市行政区划的批复》精神,通知如下:
一是撤销宁波市江东区,将江东区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宁波市鄞州区管辖。
二、宁波市鄞州区吉石港镇、谷林镇、高桥镇、横街镇、引江镇、东桥镇、漳水镇、龙观镇、石齐街,由宁波市海曙区管辖。
三、撤销奉化市县级,设立宁波市奉化区,原县级奉化市行政区域为奉化区行政区域,区政府设在锦屏街锦屏南路1号
参与行政区划调整的各类机构应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设置,所涉及的行政区域界线应按规定及时划定,所需人员和经费由宁波市自行解决。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与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严格按照国务院“三章公约”的要求,不新建政府大楼和礼堂,不增加财政支持人员,不增加“三公”经费。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土地管理的法律政策,加强区域资源整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行政区划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行政区划调整有序稳步实施。
2016年10月24日,宁波市人民政府召开行政区划调整动员大会(点击此处查看)。至此,宁波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正式拉开序幕。
行政区划的调整对宁波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推进宁波经济社会转型。有利于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更好地协调市县关系,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
二是奉化市被调整为奉化区,标志着宁波已经全面进入城市化时代。
3.江东并入鄞州,鄞州部分地区并入海曙后,宁波将从更高的起点实现统一的城市规划和统一的管理、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宁波东、西、北、南景观新城的规划将有更强的立足点。
4.随着奉化的退出,宁波将再次超越绍兴,成为浙江省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杭州。《双城记》在杭州和宁波的错位发展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城市空。
那么,宁波的行政区划在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从公元前20世纪到新中国成立,宁波经历了几次变迁并不断发展。从夏少康到新中国成立,几乎每个朝代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是不寻常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的调整可以概括为四轮:
在1982年的第一轮选举中,该市管理着县体制。
第二轮,从1984年到1988年,许多行政区划在县和区一级进行了调整。
第三轮,从1992年到1993年,该市撤出了它的地区,扩大了它的城镇,并大规模地合并了它的城镇;调整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
第四轮从2001年到2004年,主要包括建立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从鄞县撤县,并建立街道而不是一些城镇。
更多理解
宁波行政区划调整政策的主要内容
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公民福利
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交通变化
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民生政策
标题:调整后的宁波行政区划示意图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932.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