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将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
本篇文章862字,读完约2分钟
目前,宁波市几个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资源存在区域性失衡,人们迫切希望获得更好、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市政府如何看待这次行政区划调整?
首先,提前做好计划和学习。一方面,根据市领导的要求,对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已经启动,重点关注新鄞州区、新海曙区和奉化区发展形势的变化,研究调整目标功能定位,并对公共资源配置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另一方面,结合区划调整后相关区域的新定位和新要求,研究修订“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时,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规划的衔接,深化和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专项规划,统筹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科学安排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
二是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统筹水平。公共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财政投入绩效。更重要的是,它能更好地促进公共服务的区域平衡。提高城市总体规划能力是此次城镇体系调整的重要方向。在相关政策设计中,提出通过优化部分权力和财权的设置,提高部分民生政策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的总体规划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均衡共享。下一步,一方面要落实政策意见,尽快将高中教育、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适合统一管理的公共服务项目范围,逐步加大统筹力度。
第三,逐步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城市现有公共服务资源确实存在区域失衡,特别是在城市西部和奉化区,优质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明显不足。这一分区调整也为我们解决公共服务资源的区域失衡提供了契机。初步考虑,按照新的分区格局,根据人口分布、服务半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因素,优化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并适当向薄弱地区倾斜。一方面,考虑搬迁部分大学、大型医院等机构,促进中心城市优质资源适度向西部和奉化地区转移;另一方面,通过全市一体化和优势与劣势相结合,提高薄弱地区学校和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同时,通过优化公交线路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地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上学和就医途径,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地区间更公平、更均衡的配置。
标题: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将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911.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公民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