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帝国遗民:中亚俄罗斯族的命运
本篇文章2301字,读完约6分钟
侯君
一百多年来,中亚俄罗斯民族的形成是自然和人为的双重进程。 1991年以后,我们发现中亚有很多俄罗斯族“帝国”的遗民。 他们的遭遇和命运是学者和政治家口头、笔下活跃的话题,成为俄罗斯、中亚乃至所有后苏联国家大政治的一部分。
前几天爆发的俄罗斯、格冲突,引起了中亚学术界和政界人士的关注。 甚至担心俄罗斯制造了保护俄罗斯人的借口入侵了相关国家。 中亚俄罗斯族问题的微妙也进一步凸显。
中亚俄罗斯人的移民
早在16世纪末,俄罗斯人就来到了中亚北部,其大规模移民始于19世纪后半期。 当时帝俄军刚征服中亚,许多俄罗斯内农民要求移居中亚。 他们模糊地感到国家为自己报销旅费或给予某种优惠。 俄罗斯历史学家克鲁切夫斯基说,斯拉夫像候鸟一样移动。 这种自愿的“民间殖民地”在某种意义上巩固了俄罗斯军队征服军事的成果。
20世纪前半叶和中期,俄罗斯族向中亚移民经历了四次浪潮: 20世纪20年代,俄罗斯内战和欧洲俄罗斯遭受了大饥荒,许多人到中亚避难。 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开始,许多俄罗斯族来到中亚,迅速发展当地工业,另外,“大清洗”迫使许多俄罗斯族进入中亚。 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后,欧俄工厂和人员疏散到中亚和西伯利亚,继续驾驶支持前线,苏联经济地理布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1950、1960年代,赫鲁晓夫发起了处女地开发运动。 许多俄罗斯移民来到中亚,建设工厂、学校、剧场、运河、水库等,改变了中亚的社会面貌。
但在20世纪60年代,俄罗斯部落的人口开始回流。 1968年,多个俄罗斯族离开哈萨克斯坦,进入20世纪70年代,其他中亚各国的俄罗斯族也相继离开。 原因是中亚当地居民的出生率太高,发生所谓的“人口爆炸”,引起就业困难,经济增长放缓,欧洲俄罗斯对高科技人才的诉求减少。 而且,随着中亚民族曾经的传入复兴,当地人和俄罗斯族的矛盾加剧了。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各共和国通过了国语法,当地民族主义上升,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爆发了民族冲突,俄罗斯族经常成为冲突的受害者。
1991年左右,中亚的俄罗斯族掀起了移民潮,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中期。 第一个原因是中亚各国都有经济问题,这些年轻国家没有建国经验,当地居民生活贫困,失业率高。 另外,泛滥在中亚社会的家族政治模式对非当地民族有明显的歧视。 由于俄语的教育、文化和新闻空间受到挤压,俄罗斯族觉得自己的孩子住在这样的国家没有前途,不得不向俄罗斯寻求出口。 从1991年到1999年,俄罗斯接纳了300万俄罗斯人、24万乌克兰人和3万多白俄罗斯人。 其中2/3以上有劳动力,一半以上接受中等教育。
从20世纪末开始,俄罗斯族的大规模移民潮不多见了。 另一方面,想去的大多已经去了。 而且中亚各国的经济、政治形势正在逐渐好转。 但是,俄罗斯的俄罗斯族人口依然在持续减少,到2006年俄罗斯的俄罗斯族在哈萨克斯坦有397.3万人,在乌兹别克斯坦有1 00万人,在吉尔吉斯斯坦有47万人,在土库曼斯坦有9万到10万人,在塔吉克斯坦有4.5万到5万人 到2007年初中亚的俄罗斯族估计有500万到550万人。 与苏联时代相比,留在中亚的约为60%,40%离开。
独立初期的反俄罗斯民族歧视
中亚是国外俄罗斯族的主要居住区,仅次于乌克兰。 中亚的俄罗斯族大多住在哈、乌、吉三国,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俄罗斯族正在减少,退休人员和即将退休的人很多。
在独立过程中,中亚社会动员起来,来自边远地区的人口浪潮涌向阿拉木图、比什凯克等城市。 他们堂堂正正地争夺住宅、首都郊外的土地和政府机关的地位。 他们都有信念:俄罗斯人是前殖民者。 因此,应该剥夺什么样以前的“剥夺者”,以主体民族为当家,填充他们留下的真空?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俄罗斯化”程度很低,不会说俄语,或者像外国人一样蹩脚。 许多人口迅速涌向城市,导致资源紧张、就业困难、犯罪率上升,引起了民族矛盾。 激进分子在街头辱骂、侮辱、殴打通过的俄罗斯族,对他们大喊“回到你的国家吧”! 包括俄罗斯族在内的欧洲裔——犹太人、乌克兰人、希腊人、日耳曼人等面临进退的选择,命运不可估量。 很多人的心理、意志不强,所以只能“回滚”自己的国家(俄罗斯、德国、以色列等)。 俄罗斯人大多是“神经战”的强者,他们成了剩下的“帝国的遗民们”。 排斥的方法不是政府的鼓励,但对建国不久的政府没有用。 为了长期的计划,必须留住这些教育水平高的人口,为新的国家服务。 所以,中亚领导人后来采取了禁止民族歧视和排斥的措施,但发生了各种有形无形的排斥和清洗。
留下的俄罗斯族积极或被动地将自己的命运与新国家联系起来,成为少数民族。 许多新独立国家的宪法、法律规定了各民族的平等,但各国不断采取措施,推进和加强“民族化”的进程(如以民族语言为国语,各方面“去俄罗斯化”等)。 中亚各国的民族和国家形成过程至今没有,在此期间,俄罗斯族最敏感,心理压力最大。
有点老的弱者回不了俄罗斯,成了真正的社会弱势群体。 经济恶化时,他们失去了社会保障,养老金很少能及时领取,跌落,被迫过着不体面的生活:拾荒等。 他们还有苏联时朴素的民风,外国人问路时,送不远三五里问路的人去目的地。 在公共汽车旁唠叨,唠叨,发牢骚,痛斥世风日下,然后突然大喊“让斯大林站起来”!
也许,留下的俄罗斯族心理和道义收获是因为他们一天经历了作为少数民族的困难。 因此,很容易找到和其他年轻时住在中亚的“非主体民族”(东干人、朝鲜人、鞑靼人等)共同的语言。 在中亚这个民族陈列馆,他们学会了更平等地看待其他少数民族。
标题:【热门】帝国遗民:中亚俄罗斯族的命运
地址:http://www.n4ti.com/nbzx/16780.html
免责声明:宁波晚报为您24小时滚动报道宁波新闻,宁波资讯,宁波时事等资讯。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宁波晚报的作者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热门】巴菲特传记热销
下一篇:【热门】全球六大央行联手救市